聞》的報紙予以處罰,並永久禁絕此文在報紙上刊登。
趙書禮不忿,恰巧此時風雲激盪,局勢緊張,於是請辭回了塞北。
此時綏遠,察哈爾,熱河三地,加上原屬甘肅的寧夏,都已經建省。寧夏的建省提案是馮玉祥指示手下,在去年的軍事編遣會議上提出的,同時青海也從甘肅分了出去,原本的甘肅省成了三個省,甘肅也成了一個狹長的奇怪地形。馮玉祥這麼做很好理解,當時蔣瑞元正張羅著讓各軍閥裁軍,馮將甘肅一分為三,這樣可以將裁撤下來的軍隊安插到地方保安部隊去,是為了儲存實力。
但是此時綏察熱寧這四省被稱為塞北四省,這個概念就值得一番探究了,歷史上這些地方都在馮玉祥的控制之下,被合稱也就沒什麼異味,但是此時分數馮趙兩人管轄,有心人還提出這個概念難免就讓人遐想,是否有陰謀在裡面了。是馮提出的就是想吞併趙書禮的地盤,要是其他人提出來的,那麼就有挑撥雙方關係的嫌疑。
趙書禮回到自己的根據地後,《我之南洋見聞》一文才得以在當地報紙上大肆刊載,同時又邀請眾多跟隨他一起到此訪問的南洋華僑,也將自己在南洋遇到的不平事訴諸報端。這群華僑中好幾個都是辦報紙的,視察了趙書禮控制下的塞北各項制度後,覺得環境較英何殖民地更為寬鬆,於是當即決定到此建立分部。而同時他們本來就是筆桿子出身,寫出的東西更加煽情,很快從南京開始的抵制英荷貨物的運動在塞北蓬勃發展起來。
英荷兩國給南京政府施加壓力,南京政府發電要求趙書禮制止事端,趙書禮根本不加理會,英荷兩國直接給趙書禮施壓,趙書禮提出幾條要求:
第一,兩國在殖民地取消華人華僑的人頭稅
第二,保證華商利益,不能隨意盤剝(這是針對荷蘭,在荷印殖民地,對當地華商敲詐勒索頗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