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崛起的大軍閥。但崛起雖晚,起步卻不晚,孫中山護法戰爭的時候,他就是已經是旅長了。可惜的是,廣州當時號稱是割命的麥加,是割命聖地,這裡藏龍臥虎心想割命的各路人物齊聚,他一個小小的旅長實在是太不顯眼了。
但是此人善於抓住時機,北伐時期廣東的各路軍隊紛紛北上,而他留守在廣州,1928年由於對抗南昌兵變後某黨南下的軍隊有功,他升任軍長一職。蔣價石跟桂系的戰爭爆發後,他支援蔣價石,而同時當時的廣東老大李濟深被蔣價石軟禁在南京,他利用蔣價石的支援迅速崛起。整合了廣州各方勢力後,他的實力激增,利用廣東的人力財力支援,他組建了一隻三十萬人的軍隊,由於他本人就是廣東土生土長的客人人,因此自他崛起後,廣東第一次真正的自己人做主了,因此還是頗得廣東人支援的,號稱南天王。
可是做大後的他開始跟蔣價石不對付了,不是他有野心,而是蔣價石這個人不容許有挑戰自己的勢力存在,在先後打敗了桂系和西北軍後,他的矛頭指向了陳濟棠。陳濟棠為求自保,接受了汪精衛,讓汪精衛在廣州另立中央,對抗蔣價石。可是沒想到北方局勢變化很快,眼看著兩次被中央軍虐了的西北軍就只能窩在西北苟延殘喘的時候,突然閻錫山跟馮玉祥聯手了,掀起了一撥巨大的反蔣高·潮,最後發展成中原大戰。
而正是這個原因,才讓蔣價石沒有對陳濟棠動手,反而是拉攏他共同對付桂軍。
陳濟棠記吃不記打,又一次投向了蔣價石一邊,幻想著佔領了桂系地盤後,就不怕中央了。可結果是,賣力氣幫中央打贏了中原大戰,蔣價石翻臉就不認人了,反而是開始扶持李宗仁。
其實這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他看不清形勢。
廣東三千多萬人口,是這個時期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僅次於四川和江蘇,而財力甚至還要強於這兩個省。反觀廣西,人口一千來萬,向來以貧窮著稱,財政來源主要依靠販賣鴉片。這樣的對比下,換做陳濟棠是蔣價石,他是會支援誰呢,是屢經打擊削弱的桂軍,還是新崛起氣勢正盛的粵軍呢。
好在陳濟棠也不是傻子,能從夾縫中爬到封疆大吏南天王的地位,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對於形勢或許一時會錯判,但是三番四次的,他還是能看清楚方向的。
既然你蔣價石要結好桂系,明顯是希望粵桂內鬥,然後坐收漁翁之利,最後把我們兩方都收拾了。乾脆陳濟棠也主動結好桂系,他撤出了佔領的廣西地盤,跟李宗仁達成了密議,又公開表示支援李宗仁主政廣西,反而要求中央軍也撤出廣西。局勢一下子又變成了,粵桂聯合在南方對抗中央的情形,民國沒人是好熱的。
南方就這樣僵持下去了,而北方也是如此,塞北軍貌似和東北軍聯合了,跟南方不同的是,這兩方勢力更強,拉出任何一方似乎都能跟中央軍一較高下。在這種情況下,蔣價石只能選擇消停一陣子了,以他的觀點出發,中原大戰白打了,南方北方都沒佔到便宜,只不過消滅了兩個老對手,崛起了幾個新對手而已。
······
日本人的野村公使升官後到美國區當大使了,替換他的成了武官板垣,他還是閻錫山曾經在日本陸士的老師。他先是在塞北軍校中做教官,然後就升級為了公使。
此時此人坐在了趙書禮的辦公室,他來訪的目的並沒有以前野村在的時候那麼明確,反而更像是閒聊。
“趙司令,在下個人以為,縱觀中國五千年曆史。從秦以降,除卻明代之外,歷來都是從北向南統一。北方王朝才是正統,不知道總司令閣下對於進取北京,以作立基之資作何想法。”
趙書禮看不透這個老東西是什麼意思,是一次簡單的試探還是別有意圖,或者是挑撥塞北跟東北軍的關係,也許他這裡說錯一個字,露出稍許的野心,不出一個小時,張學良那裡就知道了。
他不敢隨便亂說,打馬虎道:“北京現在可是東北軍的駐防地,東北邊防軍和我們塞北邊防軍可都是從屬於中華民國中央的軍隊,沒有中央的調令這駐防地可不敢隨便調移啊。”
趙書禮強調的是東北軍和塞北軍都是中國的軍隊,他總是在必要的時候提醒日本人注意整個中國的力量,希望他們能有所顧忌。
板垣笑道:“東北軍?哈哈,恕我直言,東北軍的戰鬥力,一個團恐怕都抵不上貴軍一個營的,而只能抵得上我們帝國皇軍的一個連。”
趙書禮也笑道:“恐怕板垣閣下太過低估東北軍的戰鬥力了吧,據我所知東北主力還是非常有戰鬥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