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怎麼這麼彆扭?由此就分散了注意力。對我而言,採訪可能只有10分鐘時間,實在耽誤不起任何1秒。
當然也並不是穿得一樣才能和他們套上近乎。我在採訪渣打銀行全球CEO彼得·桑茲(PeterSands)時,注意到他戴著一塊Swatch手錶,於是第一句話就問他:“你的表是女兒送的嗎?”他很驚訝,又感到親切,笑著告訴我是的,又問:“你怎麼知道?”其實理由很簡單,這是一個年輕人喜歡的品牌,造型又比較可愛,一定是女兒買的。他顯然尊重孩子的感情,也無須外在的奢侈配飾來證明自己。
我見過的最不講究穿著的是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和伊郎總統內賈德。據說前者還是世家子弟,衣服好像是從沃爾瑪超市裡拎來的。後者在出訪外國時,居然穿著皺巴巴的西裝就去檢閱三軍儀仗隊。有時候西方政治家並非不懂Dress Code,似乎是刻意透過不講究的穿著表示一種和老百姓的親近。
我們其實也可以不追求品牌,但著裝的細節規則必須注重。有些人襯衫領圍偏大,恨不能塞進一個拳頭。西裝不夠合身,衣袖和褲腿都偏長,腳面上堆著好幾個褶兒,讓我聯想起“捲起千堆雪”。還有些人不太瞭解穿深色西裝時最好搭配深色襪子,而且要足夠長,否則蹺起二郎腿時,腿毛一覽無餘實在有傷大雅。
25、人脈就是效率
還有一些國際社會的禮儀必須注意。中國人吃飯或開會時,都習慣把手機放在桌子上,隨時準備接電話看簡訊。在國外這一舉止十分不禮貌,除非周遭的人非常熟悉。開會、參加論壇、聚餐、看電影,都是重要的社交場合,手機必須在靜音狀態,甚至看一下都需要向周圍的人道聲抱歉。在正式場合和西方人一起吃飯,若把手機放在桌上,吃著吃著接個電話,對方會感到不被尊重。這時候旁邊另一個老外可能會拍拍他的肩膀:“中國人都這樣,別介意,Wele to Beijing。”這是英語的幽默,適用於老外因文化差異感到莫名驚詫的時候。
也許你還想知道,一個每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記者,怎樣才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對方的信任?我舉個簡單例子就能解釋清楚。當我與某大國首相初次見面,如果我能一口氣說出一串我認識的與他同一黨派的議員,他就會覺得很親切。工作多年,我的採訪物件之間其實有很大的重複性和關聯性,轉來轉去,都是那個小圈子,在我大腦裡形成了一幅清晰的人脈關係圖。很多時候,關係就是潤滑劑,關係就是效率。
一次我採訪福特汽車董事長、福特家族繼承人比爾·福特,當時他還是公司CEO。那時汽車工業已經開始不景氣了,見面以後,他不大願意多說。我說:“昨晚我和John Thornton一起吃飯,還聊到你。”果然,聞聽此言,他立刻兩眼放光,很激動地問我:“John也在北京嗎?他會待到什麼時候?”
John Thornton何許人?約翰·桑頓,前高盛全球總裁。與他初次見面是在我25歲生日那天。那時年輕愛熱鬧,過生日喜歡呼朋引伴,老朋友又帶新朋友,一個普通聚會沒留神搞成了百十人的大Party。在一位好友的引薦下我認識了他。不久後他辭去高盛職務,來到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任客座教授,年薪1美元。桑頓在美國很有影響力,他是耶魯商學院校董,後來又成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董事長。布魯金斯學會是華盛頓最大的智庫之一,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奧巴馬和麥凱恩經濟團隊中的重要人物,都出自布魯金斯學會,桑頓一度是奧巴馬駐華大使人選。
桑頓中學時代就讀於美國著名的寄宿高中霍奇基斯(Hotchkiss School),並和低他幾級的小兄弟比爾·福特結為死黨,據說一直很罩著他。現在桑頓還是福特汽車全球的董事。由此說來,當我提到他的大名,福特兩眼放光也就不足為奇。他立刻坐下來專心接受採訪,那天我們聊得非常好。
還有一次對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的採訪,依靠的也是私人路徑。我認識她妹妹,並且見過她的父親。她父親從事航運,那時家族每年都會在上海定兩艘巨輪,請國家領導人剪綵。那天晚上,我們的《直擊華爾街風暴》節目直播到22:00整,和她的採訪只能約到22:30,她真的在百忙之中為我留出這個時間段。我去接她,見一列浩浩蕩蕩的車隊停在梅地亞中心門口,風塵僕僕。戴耳機、配微型衝鋒槍的美國保鏢列隊護衛。專訪結束已是深夜,她只剩下4小時休息時間,第二天一早還要參加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就在24小時之前,我才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