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抓住。”
“若是當年就有今日決斷,不會有什麼宸王,只有皇太孫!”孫閣老闆著臉,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第三步,明志,若是自己都不瞭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別妄想別人會糊里糊塗的追隨你,抬起頭,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江衍霍然抬起頭,臉上猶帶兩行淚,目光卻無比明亮,彷彿蘊藏了萬里江山,李閣老和孫閣老幾乎看到了太子傲然負手的身影在和跪在地上的江衍重疊開去。
“求二位閣老助我!承遠知道自己錯了,承遠不想死,也不想把刀遞到別人的手裡,承遠,承遠……”
彷彿一直在天上飄著的思維一下子被拉回了地面,江衍一陣迷茫,他,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呢?他的目光落在了兩位眸中隱隱帶著淚花,等著他把話說完的兩位閣老身上,視線偏移,落在了二人身後的御階上,視線緩緩上升,最後落在御階的盡頭,那隻純金色的龍椅上。
他慢慢的說道:“承遠想要正位紫宸。”
江衍說完這句話,整個人就像是脫力了一樣,後來李閣老和孫閣老又說了什麼,他記不清了,只是記得結果很成功,不敢想象的成功。
顧棲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絕對很難,事實上他也沒有把希望都放在江衍的身上,他原本的打算是自己上門遊說,會和江衍聯絡只是因為只是需要一下小皇帝的配合,否則他千辛萬苦把人都拉攏起來了,還沒等做點什麼呢,他自己就嚇得把江山拱手讓人了,這還怎麼玩?
所以在看到李閣老孫閣老從承天殿出來後就馬不停蹄了聯絡了關係親近的老友,學生,和不少從前一起跟著太子做事的同僚們,他驚訝極了,完全沒辦法想象這個小皇帝居然能做到這個地步,不過也許,是因為這兩個人曾經是太子最重要的心腹的原因?
顧棲沒有參與其中,畢竟他現在的主子名義上還是秦王。秦王其實是個很不錯的主子,對他也算尊重,但是這點尊重和他預期的地位完全不相符,和小皇帝差不多,他的身份一開始就被抬得太高,真正能得到的卻又太少,野心就是這樣慢慢的膨脹出來的。他想要做個實權的丞相,而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宸王不行,他太自負,所以一開始就被他定義為了對手,算來算去,也只有一個手段稚嫩的小皇帝能滿足他的所有條件。
江衍很忙,那日的靈光一閃只能被歸為急智,想要真的讓那些曾經的東宮門客信服,他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第一步就是要改變他在大臣們心目中的印象。
由於先帝的刻意引導,江衍在大臣們的心目中就是一個花瓶擺設,所有人提到他都會不自覺搖頭,但事實上,江衍的領悟能力非常強,這一點蔣太傅許太傅宋太傅三人都可以作證。同樣的內容教其他的學生要用一天到兩天,教江衍只用兩三個時辰,他就能完全理解意思並且舉一反三。而且文華閣裡所有的太傅都清楚,江衍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過目不忘的天才,幼時在學中,沒有一個人的進度能夠比上他,會變成今天這樣,先帝親自指定的太傅居功甚偉。
想要改變形象是個漫長的過程,而宸王不日就要回王都,這個可以先放在一邊,先進行第二步,篩選人才。
東宮舊部真的是一呼百應,其實那些轉投其他勢力的人裡除了本身就位高權重的,基本上都不會受到多大重用,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一世平庸是註定的,然而就在這時,那個意外出現了,不拼一輩子就是這樣了,拼一把,可能就此得一場從龍之功,平步青雲,廕庇子孫。
當年能進東宮的,不管人品如何,起碼都是人才,江衍需要挑選的是真正能給他助力的一部分人,把這些人作為心腹勢力來經營,自然,事急從權,他也來不及多挑,李閣老和孫閣老能找到多少人他都照單全收,最多仔細的聽一下這些人的心聲,心裡清楚他們誰更值得信任,誰只能作為暫時的人頭來充數。
等到飛馬來報,宸王已經到了王都外百里的時候,顧棲名單上最後一個人對江衍表示了臣服。
有顧棲暗中的推手,李閣老和孫閣老的威望,東宮舊部大部分被整合,但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利益結合體,再加上早就被江玄嬰所迫,向江衍交了投名狀的鎮國侯裴家,勉強能對抗一下來勢洶洶的宸王,會發展到什麼地步,只能靠江衍自己。
宸王回王都並沒有帶太多兵馬,滿打滿算也才兩千的騎兵,根本沒有遞交奏報,把大部分兵馬留在城外,自己帶了百十來個親兵就直接進城,騎著馬一路奔到了皇宮,侍衛認得他的臉,並不敢攔。
江翎到的時候承天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