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2 / 4)

覺得‘臥龍鳳雛’這名字太大,有些言過其實了。再說,‘鳳雛’這兩字文縐縐的,又拗口又難聽,哪裡有‘小鳳凰’好?至於‘臥龍’?諸葛孔明他是沒在這兒,若是在,我恐怕也得費腦子想想要給起個什麼樣的別名。”

蔡嫵眉角一抽,心道:得了吧你,就你?還取名?你那水平取出來的名字能聽嗎?臥龍你打算給改成什麼?“小懶蛟”嗎?

不過蔡嫵這話沒出口,就聽郭嘉以一種略帶遺憾的語氣說道:“主公當年也曾派人去請過諸葛孔明,只可惜諸葛孔明未曾應召。現在,他去了荊州境內,我倒是很好奇,他會如何幫劉玄德了。”

蔡嫵眨了眨眼,到底也沒說出:人家君臣之間是被無數後世人當做模板的榜樣,怎麼幫無所謂,關鍵是人家最後即便沒有幫成功,縱然來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但也依舊能“長使英雄淚滿襟”呢。哪像你?對你家主公亦是出工出力不少,可我就沒看見哪個詩人詞人啊歌頌過你。真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在蔡嫵無限鬱悶地為郭嘉鳴不平的時候,被她做對比的這位諸葛孔明先生同樣在面對著他家主公的質詢。

“曹孟德在鄴城建了玄武池,恐怕不久就會進攻荊州。現下景升公不理政務,不見外客,所有政令皆出自蔡瑁等人之口傳達。這種形勢下,要抵禦許都之軍,恐怕……難有勝算。軍師……你可有何妙策扭轉此局?”

劉備說著扭過頭,目露期待地望向旁邊的年輕人。這是一個二十六七歲的男子。身材頎長,站姿挺拔,眉目疏朗,樣貌英俊。一身文士打扮,一看之下美酒能讓人心生好感信任。正是被蔡嫵和郭嘉兩口子提到的劉備的那位軍師——南陽臥龍。

正文 230驚變故赤壁戰前

諸葛亮在劉備話落後;並沒有立刻回答,只是略微沉吟了一會兒才不疾不徐地說道:“以亮之見:許都曹軍於攻克荊州之事上;並無十足勝算。”

劉備一挑眉;扭頭看著諸葛亮;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說。

“北方兵勇多善步戰。南方兵勇自幼長於水上,水師精良。且南方江多湖深;許都軍馬南下,兩軍交鋒水上。曹軍以己之短;攻人之長。此為兵者大忌之一。”

“許都離荊州千里之遙。我部安於長江;以逸待勞。曹軍剛平烏丸,休整未歇即緊急備戰。遠來荊州;勞師襲遠。強弩之末,必事倍功半。此兵者大忌之二。”

“荊州太平日久,百業興盛,倉廩豐實。反觀許都連年征戰。徵兵入伍者多少壯之人。耕田勞碌者多老弱之輩。如此情形,縱然有荀文若、曹子桓長於內政,也難掩曹軍糧草輜重周旋排程之難。此兵者大忌之三。”

諸葛亮說完就轉過身,面色平靜地看著劉備道:“有此三者為阻,若曹孟德仍舊不顧眾人勸阻,執意揮師南下,實乃天不佑曹。”

劉備眼睛一閃,看著諸葛亮目光殷切:“如此說來,孔明是覺得此戰,荊州能勝?”

諸葛亮微微低了頭想了想劉備的話後,還是依舊謹慎地回答:“若籌謀得當,可有勝算之機。”

劉備聞言蹙了蹙眉,很敏銳的抓住諸葛亮未盡的話意:“籌謀得當?以孔明之見,荊州與許都軍對抗,有幾分勝算?”

諸葛亮抿抿唇,伸手給劉備比了一個手勢:“不足兩成。”

劉備聽後輕聲一笑:他戎馬半生,自然知道不足兩成的勝算意味著什麼?要麼慘勝,要麼無勝。這樣的結果自然是他不願意看到的,畢竟荊州再怎麼不濟也算是他現在的安身之地,就這麼平白無故地被曹孟德佔了,他能開心才奇怪呢。

作為一個高明的政治家,可能論起軍事遠見和民事內政的能力,劉備不如他人良多,但是察言觀色和善解人意,劉備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箇中高手。因此在輕笑過後,劉備很自然地問諸葛亮:“適才孔明所言,恐怕另有深意。今日座中唯你我二人耳,孔明有話但講無妨。”

諸葛亮眸光閃了閃,微垂下頭輕輕說道:“南方不止荊州一地為藩鎮諸侯。主公,江東孫氏對許都練兵亦有隱憂。”

劉備聽後豁然開朗:“孔明的意思是……”

“遣使入江東,聯孫,抗曹。”

劉備沉默片刻,問諸葛亮:“何人可往?”

“亮願一試。”諸葛亮說的很謙恭。只是他說完以後,劉備卻並沒有馬上給他答覆。

倒不是劉備怕他把這事給辦砸了,而是因為就目前的處境看,荊州明面上的主子仍是劉表。哪怕劉表他不見客,被人猜測是臥病不起了。可是隻要這臥病的訊息一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