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上門打擾他了。”
眾將點頭應諾後,見曹操已經擺手示意,才各自帶笑得行禮退出
94鄄城有公執著身
在戲志才的府上的書房裡;本應該是好好休養著的某位軍師,這會兒卻躲著老婆孩子偷偷跑到書房,從成堆的公文裡隨手抽起一卷竹簡文書開啟細閱,閱完後眼睛彎起,摸著下巴,臉上浮現出淡淡笑意;只是嘴裡卻毫無同情之態地說了句:“嘖嘖;可惜範縣的大戶嘍;這次可得讓文若整慘嘍。”
引他發感慨的文書上是一條範縣治政的回報。屯田之事遭蝗災突襲,成效立減;而縣內百姓也跟著飢寒交迫;但城中大戶商行卻趁機哄抬物價。這現象要是在太平年代;早就被朝廷下令打壓了。而在亂世中,各路諸侯忙著爭地盤爭兵馬,忙著拉攏各地世族豪強,根本無暇顧及這事。
但是放在範縣讓荀彧看到就不成了。荀文若先生在災變剛起時,就下了一條頗令人驚異的政令:“凡天災*之年,有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者,殺無赦。”政令下去以後,各個地主大戶,世家商人很是不以為然,雖表面恭恭敬敬地冷眼觀察,但心裡卻嗤笑:切,你荀文若是不是腦袋被蝗蟲啃了?不抬物價我們賺誰的?天災之年不抬價難道豐收年抬價?當我們傻子呀?
於是人家根本沒拿那條政令當回事,還是該幹嘛幹嘛,彷彿荀彧就是個擺設。哪知道荀彧他還真把自己當擺設了,政令頒出後,這位爺跟忘了自己下過什麼令一樣,該忙忙,該閒閒,壓根兒沒有打算執行政令的意思。地主們放心了:就說嘛,你荀文若自己還是世家出身呢,怎麼可能不明白這裡頭的彎彎繞?要辦我們?那就是在砸你們自己家的門路。於是更加放開手腳,明目張膽的違令違法。
結果半個月以後,老幾位家忽然收到一封請柬,居然是荀彧誠邀他們赴宴。幾個老滑頭商量後覺得此事可行:怎麼說荀彧也算半個自己人,應該不會做什麼唐突事。於是收到請柬的眾位很安然地赴宴去了。誰知酒過三巡,上首的荀彧忽然起身,收了一臉一臉溫潤笑意。拿著一卷竹簡,當著滿庭賓客的面朗聲念出四十幾個名字,然後杯子一摔,呼啦啦幾百個兵丁湧入廳中,荀彧聲音利落:“把剛才唸到名字的全部鎖拿下獄。”
緊接著就是一陣枷鎖上脖,鐐銬上手的聲音,所座賓朋還未及反應就被拽到了大獄裡,連給外頭招呼支應一聲的機會都沒有。而廳裡剩下幾個也戰戰兢兢地看著荀彧:我去,敢情這姓荀的在這兒等著人呢!這這……這哪是請人吃飯?分明是鴻門宴嘛!
誰知荀彧見人被帶走後竟面不改色地回過神,溫文有禮地對著剩下的人賠罪,然後很小心地透露:“我這也知道大傢伙都有難處,這樣不也是沒辦法嘛。其實我倒不是真想殺他們,怎麼說我家也該算咱們中一員,咱們還是一路的不是?只要你們回去不再抬物價,我還是能想法子救人出來的。”
幾位“漏網之魚”一聽趕緊把耳朵支楞起來,眼睛閃閃地望著荀彧。荀彧面色不見,聲音溫唇優雅,不疾不徐地提示:“諸位忘了,本朝有律令:凡判死刑者可以金贖。”座中幾位一聽,恍然頓悟:敢情搞了半天你就是要錢啊?行,這個不難,咱有的是,給就行了。結果這時也不知哪個倒黴孩子忽然冒出一句:“那要是沒錢贖人呢?”
荀彧轉頭笑笑,捋著鬍子溫雅地答道:“太史公當年也是因為無金贖己吧?”
場中人呼吸一滯,反應過來衝荀彧滿臉訕笑,拱手推脫著告辭離去。然後當天晚上就有被抓之人的家屬帶人抬著一箱箱的錢帛進了荀彧官邸,看的官邸守門士兵咂舌不已:心說這下子大人總算不用為軍餉發愁了。誰知荀彧走出後漫不經心地掃了眼箱子,一言不發只拿眼神詢問著來人。來人倒是機靈,低頭恭敬地回答:“荀大人,這是五十萬,您看能不能放家父出來了?”
荀彧皺皺眉:“彧聽說如今谷一斛便是五十萬。令尊大人姓名只和穀物相平?”
“荀大人的意思是……”
“荀某什麼意思也沒有。只是為公子枉擔不孝之名惋惜罷了。”
來人咬咬牙,對著荀彧行了一禮後:“多謝荀大人提點,小子這就回去準備。”
如此情況對著不同的人發生不下幾十次後,守衛看著倉房裡漸漸堆積的錢糧和大獄裡漸漸減少的人數,不由看著荀彧嘖嘖稱奇:荀先生平日看著很溫和很無害的一個人,敢情這溫和無害的人陰起人來也是相當可怕的呀。
而負責給荀彧那邊起草文書送往鄄城的副手看了以後也是不由一個哆嗦:搞半天荀大人下政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