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太子一向以書法雋秀見長,而這筆跡卻形似塗鴉,全無章法,頗有他人代寫之嫌,此事不弄清楚,何以服得天下之心?”
皇后賈南風一看董猛搞不定嵇紹,不由得心頭大怒:“大膽!嵇紹,難道你認為是本宮汙衊太子不成?”
嵇紹依舊古波不驚的回道:“皇后恕罪!並非臣要替太子喊冤,而是事關重大。皇上,臣以為千萬不可憑一紙草書便認定是太子所為,這樣會誤了大事!”
賈南風勃然大怒:“什麼一紙草書?東宮內侍全都招認了,還有什麼可懷疑的?陛下,你說呢?”
正在一旁渾渾噩噩的司馬衷被賈后嚇了一大跳,有些不知所措的看著董猛。董猛見狀上前一步,悄聲道:“陛下,娘娘問您應該如何處治太子。萬歲,難道您忘了娘娘說過的話了?”
司馬衷眼露迷茫之色,唯唯諾諾地問:“她,她說什麼?”
董猛悄聲附耳道:“娘娘讓您說‘太子害朕,賜死。’”
司馬衷一個傻子,他又能知道什麼,因此他只能按照董猛的吩咐朝著大臣們說:“噢,太子害朕,賜死。”
這下賈南風得意了,滿大殿都是她猖獗的喊聲:“你們聽見沒有?啊!這可是陛下親口吩咐的!”
張華身為首輔大臣,他不得不站出來替司馬遹說話,他可不想看著最具明君之像的太子就此被毀掉。
“陛下不可!陛下,太子無道,實乃國家的不幸,嵇大人說的有道理,單憑一紙草書便定太子謀逆弒君之罪恐怕為時尚早。再則,自古以來,歷代因為廢黜太子以致喪亂的例子不勝列舉,我大晉立國日淺,更應該在這件事上慎之又慎,萬不可重蹈他人覆轍。願陛下詳查!”
裴危也趁機出班奏曰:“廣武侯勸皇上弄清事實真相再下定論,實在是穩妥之見。陛下,太子謀反,事關家國安危,臣請帶證人上殿,讓臣等詳問其事。”
其他人除了少數人附和二位首輔大臣外,其他人則沉默不語,顯然他們已經預設或者支援賈后廢立太子之意,群臣中只有嵇紹站出來支援張華二人:“臣贊同二位大人,還請陛下傳證人上殿!”
賈皇后看著自己最為仰仗的兩位大臣,她實在是沒想到,關鍵時刻跟自己唱反調的竟然是她最器重的兩位。賈皇后眼含殺氣盯著張華、裴危、嵇紹三人,冷哼一聲道:“好!本宮就讓你見見證人!來人,將兩個證人帶上來!”
賈后早就防著這一手,兩個證人早就被她準備好了!因此兩位證人上殿之後,不過是進一步‘坐實’太子謀反的罪名罷了!
看到眾人不再言語,賈后接著說道:“各位大人,今日恐怕有些鬧騰,因此眾位就在此處安歇吧,本宮已經吩咐人準備好休息的場所。另外,禁軍統領李肇、趙王、孟觀已奉王命前去緝拿太子及其黨羽!”
第八十八章 政變之夜(2)
趙王司馬倫接到賈后傳來的旨意後,立刻將心腹之人孫秀找來商議。
“先生,眼下我們該如何做?”孫秀一來,司馬倫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王爺莫急,屬下早就準備好了,孟將軍已答應站在我們一邊,此事必定萬無一失,因此王爺不必擔心。等會兒孟將軍以及李肇將軍來了之後,王爺只需讓他們二人前往東宮,等到李肇得手之後,讓孟將軍將其拿下,然後前往皇宮匯合王爺,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拿到大義,高舉為太子復仇的口號,收攏人心,掌握大權!”
“此時百官正被賈后控制在大殿上,王爺去了正好可以發動群臣以為太子伸張正義為名廢掉賈后,至於那個傻子皇帝,王爺倒也不必急在一時,等我們穩定了京城局勢之後,再想辦法除掉司馬衷!”
“那寡人現在幹什麼去?”
“率領禁軍封鎖京城四門,禁止任何人出入京城,直到我們掌握了京城局勢,另外,王爺還要親自帶兵立即控制住皇上、文武百官以及皇宮內外!”
“好!”
不大一會兒,孟觀、李肇二人帶著護衛來到趙王府,並且帶來了皇后事先給他們準備好的聖旨。三人計議,趙王負責京城、皇宮的護衛,而孟觀、李肇帶兵前去東宮。這三人當中只有李肇一人乃是賈后真正的心腹,也是最熱衷前往東宮之人。
孟觀二人點起兵馬浩浩蕩蕩朝著東宮而來,李肇此時可謂是志得意滿,滿腦子幻想的都是立下大功,討好賈后,然後升官進爵,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旁邊的孟觀有些異常。
二人來到東宮,此時東宮還未從喜慶之中緩過勁來,突然看到大批軍士明火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