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求賢若渴,希望謝家能到南方建立不世之功,並將家族發揚光大。謝家主你應該知道,在太子麾下,像我們這樣的世家大族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
謝衡聽了王導的話後大為意動。這些天來太子在中原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他這樣出身世家的人深深失望,要不是畏懼於太子狠辣的手段,他早就舉旗造反了。
最後謝衡表示,願意舉家到江東追隨琅琊王。同時他還承諾將動員與謝家關係密切的豪族一起去。但他也有個要求,他想讓大兒子謝琨先去江東避難,好讓他免除後顧之憂。
王導滿口答應,表示願意說讓琅琊王為謝琨在江東安排個職位。但如今江東各地官職已是僧多粥少。謝琨到了江東不可能一下子就任實職,所以只能安排一個六百石的虛職。
謝琨對此倒是不講究。他的目的是讓為了讓謝家儘快融入到江東,只要有官職就好,倒不在意是大是小,是虛是實。
經過琅琊王的一番動員後,北方總共有三百多家豪族世家願意舉家前往江東。其中包括陳家、袁家和尹家這樣的帝國超級豪族。
琅琊王為了迎接世家南下,專門在九江設一個辦事機構,由王敦擔任總負責人,陸氏兄弟其副手。琅琊王深知此次南渡計劃的重要性,因此在臨行前琅琊王專門接見了王敦和陸氏兄弟。特別提醒他們要照顧好南渡的世家大族。
幾日之後,在帝國由北向南的官道上。大隊人馬衣著光鮮,舉家遷往南方。車隊前後有幾十里長,一眼望不到頭。
此次世家南遷被後世史學家稱為衣冠南渡。
其中一部分世家落戶鄱陽湖贛水一線,另一部分則去了長沙湘水一線。而謝家帶領的人員來到了長江與浙水之間的平原地帶。
後世詩云: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中‘謝’就是指此時衣冠南渡的謝家。
在華夏原本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三次漢人大規模南渡事宜,分別發生在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
西晉末年中原地區戰亂,周邊部族內徙建立割據政權,釀成永嘉之亂,中央朝廷受到威脅。晉建武年間,晉元帝率中原漢族臣民南渡,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這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
“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遷,晉朝首都遷至江東建康(今南京),自此史稱東晉,這是華夏統治中心遷至江南的開始。
然而這一次,由於司馬遹在中原各地掀起的血雨腥風,導致中原世家在強權的壓力的下,紛紛接受王導等人的拉攏,帶著族人紛紛渡江南下。
得知訊息後,相較於李特等人的怒火沖天,甚至他們叫囂著要打過長江去,看這幫混蛋能逃到哪去!司馬遹除了一開始有些震驚外,反而很快平靜下來。因為他知道這幫世家南下對江南地區產生很大的影響。
對浙江影響包括:一、世家南渡直接導致了江淮地區的吳語官話化而成為江淮官話;二、江淮地區(今江蘇浙江地區)文化經濟開始高速發展,形成了後世矚目江南文化。此後江南開始發展成傲視全國經濟優勢。
除了西晉末年發生的衣冠南渡外,還有一次是宋代的“靖康之恥”,金兵滅亡北宋帝國,擄走宋朝徽、欽二帝,宋室被迫南遷,建都臨安(杭州),史稱南宋,這次中原文明的大舉南遷,規模之大,超過以往各次。
再有一次大規模的中原文明的南遷雖然不是遊牧民族引起的,但效果是一樣的,那就是發生在唐代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
三次衣冠南渡,中國的農業中心從北向南轉移,文化的中心亦隨之南移,造就了江南的經濟和人文基礎。
而每一次遊牧民族的南向牧馬,漢文明的衣冠南渡,都是對江南的一次開發、拓展和提升,也是對江南這個概念的錘鍊。正是在這一次次的錘鍊中,江南長大了,成熟了,江南的形象越來越鮮明瞭。
後來到了明朝,更是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是說明朝時湖廣省(今天的湖南湖北)豐收的話全國的糧食就有保障了。可見若是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話,會對全國經濟產生多大的影響!
正是明白這樣的南渡將會大大促進南方的經濟發展,所以司馬遹才會顯得鎮定自若,而且在朝廷派出大軍橫掃各處叛逆的關鍵時刻,各地世家就算是想要跑到南方去,也只能帶一部分隨身物件,大多數象徵財富的佃戶、土地等只能留給朝廷。
“殿下,難道我們就這麼放過他們?殿下只要給臣一千人,臣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