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擯棄好吃懶做;
……
司馬遹仔細看了看鄭隱送過來的東西,覺得靈寶教的改良工作進行的很順利,起碼改革之後,靈寶教變得更加嚴謹。也許有人會說,難道司馬遹就不擔心宗教力量過於強大,到最後反過來控制朝政嗎?
說起這一點,司馬遹就不得不感謝孔聖人,孔老聖人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讓天下儒門士子非常抵制或者不相通道教提出來的東西,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道教、佛教兩大宗教為何沒有在華夏發展壯大的原因。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當初他就跟鄭隱提過這個問題,而鄭隱大師在改造的過程中,也竭力讓靈寶教成為平和、非攻擊性的宗教。再加上經濟上的牽制,足以將宗教力量控制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
世家豪門對突然冒出來的靈寶教暫時還在觀望,他們還無法判斷司馬遹搞出這麼一個東西來到底有何作用。而從關中走出來的靈寶教在朝廷的大力支援下,迅速在中原地區大力發展起來。
那些底層的庶民紛紛改信靈寶教,短短時間內讓其成為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司馬遹甚至還要透過靈寶教來影響底層的庶民。
第一百零四章 拜訪左思
“殿下,到了,這裡就是左太沖家!”
小鄧子指著一座不大的院落對馬上的司馬遹介紹,太子抬頭一看,左思家門前冷落,與之前門庭若市形成巨大反差。而此時屋內心灰意冷的左思正在家中收拾東西,準備隱居。自從石崇、潘岳等人因賈后一案被牽扯定罪之後,左思就變得鬱郁不安。
尤其是在陸家兄弟離開京都之後,左思更想早點離開傷心的洛陽,準備找一個沒人的地方隱居起來,再也不打算過問時事。
“上前叫門!”司馬遹站在門口沉思片刻吩咐道。
“遵命!”小鄧子一溜煙的跑到門前,“噔噔”敲起大門。
司馬遹處理完朝政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張賓、小鄧子等人前來拜訪左思,準備請對方出仕。在賈后倒臺之後,曾經風光無限的金谷二十四友也隨之煙消雲散,除了劉琨兄弟、陸機兄弟以及左思本人外,其他人統統被朝廷下入大牢。
陸家兄弟迴歸江東,劉琨大哥則投奔了幷州刺史司馬騰,而劉琨則接受了太子的任命,到樞密院跟他的好兄弟祖逖團聚了。就剩下左思一人孤苦無依,心灰意冷之下,他決定離開這裡。
左思,是西晉年間最傑出的詩人,字太沖,臨淄人。出身寒微,父親做過低階官吏,母親很早病死。晉武帝時,其妹左芬因文才出眾被納為嬪妃,全家隨之遷居京師洛陽。
自小不好交遊,勤於讀書,善陰陽術。詩文辭藻華麗,其中《三都賦》和《詠史詩》最為著名。前者乃作者花費十年精力之萃。在這期間,他殫思竭考慮,專心學問,在門庭、籬笆,甚至廁所裡都擱著紙筆,隨時記錄構思,終至成功。
一經問世,立即轟動一時,聞名一世,人們競相傳抄,致使“洛陽紙貴”。
雖然左思才華出眾,但貧寒的門第,使他在仕途上屢屢受挫,僅至秘書朗,終生不得志。因此,他的詩中往往流露出一種鬱鬱不平的磊落之氣和對不合理政治局面的譏諷之意。他志高才雄,筆力矯健,那明朗的風格,充沛的感情,生動的形象,加之有怨有憤的內容,形成一種“左思風力”,風靡當時詩壇。
《古詩源》作者讚道:“太沖胸次高曠,而筆力又復雄邁,陶冶漢魏,自治詩詞,故是一代作手,豈潘(嶽)陸(機)輩所能比埒。”
其妹左芬,也是一位女詩人。她入選嬪妃後,長居深宮,物質生活雖然十分豐富,但精神生活卻非常空虛,因而她寫詩主要是描繪宮中的淒涼生活和青春被葬送的無限悲哀。
司馬遹看著左思家精緻的院落,思緒早就不知飄向何方,此次他來拜訪左思,就是希望他能出任學部尚書。
“吱呀!”大門終於被人開啟,一個相貌奇醜的大漢從院裡走了出來。司馬遹抬頭一看心中不由一驚!這還是當初那個在金谷園中縱情吟詩的左太沖嗎?來人不但頭髮白了一片,就是整個人的精氣神似乎也沒了。
看來最近發生的事情,對左思的打擊很大,怪不得歷史上他在隨後沒幾年就病逝了,人沒有了生活的動力,很容易就衰老下去。
“參見太子殿下!”來人就是左思,當他發現來訪的是太子時,趕忙深施一禮。雖然他對太子沒有惡感,但由於太子生生拆散了他曾經為之自豪的文學團體,尤其是潘岳的死,更讓他很難對太子產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