簣,我們以往的努力就會白白丟掉。”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既定政策不變,堅持農工商並舉的政策不變,但是經濟改革必須要有強大政治基礎支撐。沒有政治的保證,已有改革成果也是保不住的。因此宣帝指出的方向就是讓我們大晉上下繼續扛起新政改革的大旗,進行最徹底的改革,直到我們大晉稱雄天下,甚至一統世界。”
聽到首輔張賓的這一番話,朝臣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吃驚在看著對方,怪不得人家能穩坐首輔十年之久,而自己卻只能為一個大學士頭銜勞碌半生。司馬遹聽了張賓的話,覺得說得十分有理,句句說到他的心坎上了。儘管他心裡樂開了花,可是他的臉上並沒有表現出來。
張賓說這裡,頓了頓就停下來不說了,司馬遹也很配合地道:“愛卿,怎麼不說了,繼續說呀?朕正要聽呢。”
“是,臣接著說。”張賓道,“先來說說說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在做什麼,是呀,列國都在做什麼呀?列國都在進行改革,都在圖強求存!西方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為了強國也在改革,他甚至準備國家的首都從羅馬遷到了東方拜占庭!”
“羅馬人在羅馬待得好好的,君士坦丁大帝為何要在東方重建新的首都?因為他清楚舊的首都已經無法適應新帝國的統治需求,也正是對方如此大膽而靈活的改革,使得羅馬迅速擺脫了戰亂境地,一躍成為西方真正的霸主!”
“凡所種種說明列國都在爭奪世界的話語權,都在爭奪天下的霸權。宣帝說的對呀!別人在進步,如果我們不進步可不就要被別人給超越嗎!”
“新政推行到現在,我們也取得了一此成績,可是離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還差得很遠,離我們稱雄世界的目標還差得遠啊!正象宣帝說的那樣,我們還只是在東方偏安於一隅,我們有什麼資格稱自己為天朝上國?我們又有什麼條件去跟西方大國爭雄天下?”
“宣帝的責備和擔心是有道理的,是很有道理的。宣帝拂袖往西而去,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要我們往西走呀!往西走?一個國家怎麼個走法呢?無非就是讓我們往西遷都!”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眾人面面相覷,一個個驚慌失措,一個個張著嘴,合不攏了。眾朝臣,一陣慌之後,都用眼去看皇帝,想從皇帝的臉上,看出皇帝的態度。可是皇帝的臉上很平靜,並沒有什麼吃驚的樣子。
第三百一十五章 遷都長安
“愛卿說呀,接著說,正好說到朕的心坎裡了,朕很感興趣。”司馬遹見張賓突然停下不講了,不由得催促道。
“是,臣下接著說。”張賓衝著皇帝一使禮,接著說,“如今的雖號稱東方大帝國,但實際上也不過是身處東方一隅。自三皇五帝始,我華夏文明一直影響著世界東方,卻不曾向西擴張半分。可要想征服天下,取得天下霸權,就必須西進與西方各國較量!”
“大家請看,在這份世界地圖上,我們與西方霸主羅馬帝國之間隔著中亞、西亞各國,因此誰先得到中間這些地方,誰就能稱霸天下。簡而言之就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亞、西亞,而欲先征服西亞、中亞則必先征服西域。”
“因此,我們華夏要想征服世界,也必須征服西域,可是我們現在何處呀?我們鞭長莫及呀!所以我們的都城必須西遷,一直遷到關中長安,那麼我們就能出玉門關而臨西域。只要西域有變,時機成熟,我大晉派一隻軍隊出玉門關,就能兵逼西域各國,到那時稱霸天下的主動權就在我們的手裡呀!”
“好,好,好,說得好,說得好呀!真是說到朕的心坎上了。”皇帝司馬遹興奮地說道,一直以來大晉的知識分子、戰略家一直都只以東亞範圍內一片土地來思考天下大局,他們很少抬眼看世界,也從不關心華夏以外的地方,張賓這次可謂是第一次站在較高的地方為華夏謀劃全域性。
張賓的話音剛落。司馬遹就迫不及待的拍掌叫道:“好,好。愛卿說得太好了!朕意已決。有再言遷都不利者,”說道這裡,司馬遹從腰間抽出寶劍,照定龍書案的一角砍去,書案一角齊刷刷被砍了下來,啪一聲掉地上,然後司馬遹對著下面的眾朝臣說,“有再言不遷都不利者與案同!”
司馬遹這一下算是震懾住在場的眾位大臣了。再沒有人說什麼了。朝堂之上安安靜靜,人都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司馬遹停了一小會兒,看了看下面的眾臣,再沒有人說話了,就下令道,“著首輔張賓自今日起,全權負責遷都事宜。不得有誤!賜卿專權獨奏之權。有任何阻撓遷都者,卿有先斬後奏的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