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移鎮何處?”
“寡人還沒有具體的想法,給位大臣有什麼看法沒?茂宏,你覺得我們遷移到何處比較合適?”司馬睿雖然心裡有了目標,可他還不能過早表露自己真實想法。
“嗯,依臣來看,遷居會稽郡最好,那裡地處江東內地,又東臨大海。在陸地上由於據長江比較遠,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足夠的迴旋空間,又能沿途建立起幾道防線。萬一將來出現緊急情況,咱們還能從海上逃脫。”
“王司馬你也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吧!誠然我們的水師剛剛敗給了北方,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了一戰之力。江東內陸多山林水澤,北人南來定然要水土不服,我們坐擁主場之利,上下一下未必就會再敗給北方。”
顧榮對王導說的話表示了某些不滿,不過這只不過是幌子罷了,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勸說司馬睿移鎮吳郡或者吳興郡。
“大王臣覺得我們遷移到吳興郡不錯,那裡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大王去了那裡也不至於過於吃苦。剛剛王司馬提議要遷居會稽,呵呵,不是臣給諸位潑涼水,那裡可是真正的蠻荒之地啊,而且還時不時受山越人的騷擾。”
江東上下關於晉王移鎮一事已經吵得熱火朝天,一說晉王移鎮乃是向北方示弱,已現衰亡之象,一說遷都南下是為保江山國祚,圖後世之事,又有說南邊紫氣縈繞,福澤勝地,晉王居於南乃上天所示,理應遵從,更荒唐的還有說晉王見江南多美女,移鎮南方方便他蒐羅美色。
王敦是最反對移鎮的人,關於這一點他不但與江東士族鬧翻,同時還與北方士族鬧得很不愉快。在王敦看來,這哪裡是移鎮,分明是棄城而逃,上位者怕北邊禍事蔓延到建康,到時候來不及離開,索性在戰事來到之前找個理由離開,反正隔著長江,北方就算是打過來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到吳郡或者會稽去。
王敦一開始還氣呼呼地坐在那裡,可後來在一旁看雙方辯得面紅耳赤,覺得很有意思,別人都知道他是反對移鎮的,也不大理會他,再者眾人皆知他行事霸道,很多江東人都不喜歡和王敦交談。
“大兄,你一直在這坐著凝神深思,可是有了什麼想法?”正當王敦優哉遊哉看戲時,堂弟王導來到他旁邊坐下,微側頭一副準備洗耳恭聽的樣子。
“我哪有什麼想法!你們愛遷哪兒就遷哪兒關我什麼事?”王敦心裡腹議道,看自家兄弟兩眼放光的盯著自己,也不好意思說剛才他一直在看戲,把他們一群人當在戲臺上唱戲的呢!只好擺出和煦的笑容諷刺道:“為兄哪來什麼想法,只是聽著在座諸位之言,心內折服罷了!”
無奈王導深知王敦之能,若說治政方面王導自認不輸與王敦,但在軍略上王敦的確比他要強上一籌,這是事實,因此他並打算就此不放過對方,追問道:“若讓兄長選擇,那兄長會如何想?只是隨便說說,不必太認真。”
王敦想了想,忽然腦子裡蹦出當今皇帝司馬遹在西都之圍時說出的話: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壯哉,大晉!
“好,說得好!”王敦突然一掌拍在王導肩上,王導不防,被這一掌弄了個趄趔。卻見王敦滿面紅光,一臉激動地站了起來,雙手握成拳,“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何等的氣魄啊!”
眾人全都被王敦這一嗓子給弄懵了,尤其是司馬睿聽到後一臉的尷尬,想到自己一門心思想要移鎮躲避來自北方的威脅,確實比不上北方生活在洛陽皇宮中那個侄子司馬遹。王導一看就知道自家兄長還在生氣,也就不再多話,就這樣,在司馬睿的堅持下,眾人只好同意移鎮吳興郡。
在司馬睿忙著移鎮的時候,樞密院使祖逖代表皇帝到了淮南,準備視察淮南軍務。淮南都督劉琨興致勃勃地領著眾將跪在地上正聆聽祖逖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淮南都督劉琨以功升中郎將,其餘各級將士均晉升一級,欽此!”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都督快快請起,來時陛下千叮萬囑,要我一定要好好犒賞一番淮南將士。這次朝廷能順利拿下塗中重鎮,多虧了淮南將士奮勇廝殺。”祖逖一把將劉琨給攙扶起來,然後又示意其他人站起來。
“兄長想煞小弟也!小弟怎麼也沒想到會是兄長來宣讀旨意,走,走,我們到都督府好好暢飲一番。”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略欺騙
“呵呵,兄長此次前來是不是給小弟送糧草和補充軍械來了?小弟和麾下正迫不及待的想要渡江南下,不是小弟誇口,只要陛下一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