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本宮這就下旨讓趙王司馬倫進京輔政!”賈南風看到外甥侃侃而談,心中大喜,覺得當年蜀漢丞相諸葛亮也不過如此。
“不,不,眼下時機還未成熟,等我們完全掌握了京城局勢,再召司馬倫進京,這樣我們也不用害怕對方反過來對付我們。”賈謐趕緊阻止賈后不理智的舉動,眼下正是賈謐培植自身勢力的時候,他可不想多出一個競爭者。
可惜賈后跟賈謐的圖謀完全是一廂情願,就在聖旨還未發出時,趙王潛伏在洛陽的密探卻早就將皇上要召趙王進京的訊息送到了趙王府。
夜晚,遠在長安的趙王府中,趙王司馬倫正樂得手舞足蹈,連連跟心腹謀士孫秀碰杯。趙王司馬倫乃是司馬懿九子,是司馬炎的叔叔,是個野心勃勃之輩,老想取代自己那個傻子侄孫皇帝。
司馬倫:“來來,我敬先生一杯。將來本王大業可成全靠先生謀劃!”
孫秀:“不敢,還是為臣來敬王爺。”
孫秀跟趙王司馬倫可謂是‘珠聯璧合’、臭味相投,自從當年孫秀得罪了石崇、歐陽健舅甥兩個人後,他就在尋找機會密謀報復。尤其是在歐陽健當上馮翊太守後,孫秀更是羨慕嫉妒恨。
孫秀此人不但善諂媚,還善於玩弄權術,貪殘汙穢,睚眥必報。為了報仇,他不惜投到司馬倫門下,極力攛掇司馬倫謀反。
司馬倫:“哎,先生何必客氣?你跟隨孤多年,若沒有先生傾心輔佐,怎能有寡人的今日?昨天梁王來訪,梁王對寡人倍加稱讚,看得出來,他是在忌妒寡人呀。”
孫秀:“讓他忌妒的還在後頭呢。”
司馬倫哈哈大笑:“是啊,是啊,等將來寡人做了皇帝,倒要看看他在寡人面前如何下跪。”
孫秀:“用不了多久啦。王爺請。”
司馬倫:“先生請。一切正如先生所言,皇后打算要召本王進京,可惜被賈謐那小子阻止。將來定要那小子好看!如今寡人已掌握了長安五萬人馬,如果能將京城的十營兵馬抓在手中,那寡人就將如虎添翅。可惜啊……豎子可惡!”
孫秀勸道:“王爺莫急。有道是心急吃不成熱包子,火候不到,生米如何能變成熟飯?”
司馬倫:“不錯,不錯。寡人心裡實在沒個底,還請先生指教一二。”
孫秀沉吟片刻道:“大王眼下還不是我們進京的時機,當初太子大病初癒,我們冒險行刺企圖事成之後嫁禍給皇后,誰知最後沒有成功,反而引起其他勢力警覺。今後王爺必須要小心謹慎,眼下太子跟皇后之間的矛盾還沒有徹底激化,皇后也不是十分仰仗我們。就算王爺現在進京了,也不可能爭過賈家,賈謐那小子可是皇后眼中紅人。”
司馬倫聽了孫秀的分析也猶豫了,“那先生的意思是……”
孫秀詭秘一笑道:“大王只需繼續蟄伏在長安,然後我們則在一旁繼續挑撥太子跟皇后的關係,等到皇后無法忍受太子時,她自會親自召大王入京,到那時就是我們大展拳腳的時候。“司馬倫:“啊,啊,先生這麼一說,寡人今日才茅塞頓開,原來先生替寡人想的是坐山觀虎鬥之計呀!不過,依先生之見,皇后、太子之間的矛盾何時才能爆發?”
孫秀:“怎麼,王爺真的等不及了?”
司馬倫:“唉,一想起黃袍加身,寡人就興奮得不得了,恨不能睡在床上也要躍躍欲試,先生請想,寡人已經年過七旬,正如俗語所說,‘今日脫下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寡人就怕活不到那一天呀!”
孫秀:“何至於此!我看王爺耳大如輪,唇長過寸,必有百歲之壽。王爺大可不必擔心。”
司馬倫:“可話雖如此,寡人卻也畢竟是年老體衰,再過兩三年後,恐怕就更難享受那三宮六院之福了。因此還望先生再施妙計,速成其事!”
孫秀:“好,好,王爺既然雄心勃勃,臣遵命就是。”
司馬倫:“全靠先生!來,先生請!”
孫秀:“不敢。王爺請。”
第十三章 金谷俊遊(1)
公元291年,元康元年,西晉徵西大將軍祭酒王詡要前往長安,石崇與眾人準備在洛陽之河陽縣金谷別墅設宴相送,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人聚會,後人稱之為“金谷宴集”。
洛陽潘岳家
斯人已逝,潘岳也不能老在母親面前哭天嚎地,惹她傷心。只是,老母發現,自從他喪假告終從中牟回洛陽以後,神色總是淡淡的。
這一日,潘岳對母親說他要陪賈謐等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