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2 / 4)

下人,便停下來與她交談一番,這才得知這少婦姓秦名弱蘭,本也是書香門第,因丈夫病故,無人依靠,這才在驛館中尋個差使度日。

天意尚憐芳草,何況人乎?陶谷見了這柴屋佳麗不免大起憐惜之意,時常予她些照顧,一來二去。這位陶大人便與這美貌少婦有了私情,有一天晚上,這位少婦就沒有離開館驛,而走進了陶谷的臥房。

一夕繾綣,真個銷魂,陶穀食髓知味,可就有些放不下了。

一夜情不夠,那就夜夜情吧。自此二人雙棲雙宿,如同夫妻,情熱時候,陶答應她所請,還為她寫下一首詞做為定情之物,此詩有云:“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待得鸞腰續斷絃。是何年?”

過了幾天,南唐中主李螺在宮中澄沁堂宴請陶谷。李螺讓美人勸酒,陶大學士假假咕咕扭捏作態,擺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嘴臉來拒絕,鬧得李騾好生無趣。

一旁韓載熙冷笑一聲。擊了三掌,便有樂曲聲起,一個盛妝麗人自珠簾後姍姍而出,清音妙唱:“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待得鸞腰續斷絃,是何年?”

陶谷一聽面如土色,這首詞正是他枕上情熱時候,送給那位孀居少婦的,這時定晴再看,那綵衣麗容的歌女,可不正是與他有過幾夜情緣的少婦秦弱蘭麼?

原來她根本不是什麼孀居的少婦。而是韓載熙府上的一名歌伎。周國使節出使唐國,勾搭孀居少婦的情詩竟然在國宴上唱了起來,把個陶谷羞的無地自容,自此在唐人面前再也直不起眼來,等他回國時,唐人只派了幾個小吏端一壺薄酒去江邊相送,盡顯對他的鄙夷。

陶谷含羞忍垢地回了開封,本以為羞辱就此結束了,誰曉得這竟只是個開始。呀呀個呸的,就好象出差嫖妓被人抓到罰了款,他本以為破財消災就此了事,誰曉的電話早打到他單位裡去了,等他回到開封愛到深處了無怨也忒缺德了些。

因為這事,陶谷雖滿腹才學,再耍升遷卻一直是障礙重重。自從有了這個反面教材,以後周人出使唐國,簡直是個個清廉,拒腐蝕永不變,女色更是絕對不沾,生怕著了人家的道兒。如今周朝已變成了宋朝,唐國荒唐宰相韓載熙也有兩三年前病死了,可是這規矩沒改。於是,只要有人出使唐國。陶谷這個倒黴蛋兒就會被提溜出來,作為反面教林供大家引以為戒。

章臺柳這老頭兒覺得楊浩此人是大宋官場上的一個異類。常言道。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人家運氣好的,城牆都擋不住。自己這個讀書人偌大的年紀,是無法與他相比的,這個下屬早晚人家要爬到自己頭上,所以不辭辛苦地趕來。千叮嚀萬囑咐,既是為了國體。也是為了示好。

楊浩聽了一路的故事。轎子到了碼頭停下,楊浩拱手看著大鴻驢打道回府,不禁微微一笑:“敢情這位章大人一路送到十里長亭,就是為了提醒我小心唐國的糖衣炮彈來著。

呵呵,我會怕人家來勾搭我麼?沒人來撩扯我,我還要主動招惹事非呢,此番使唐,哥們就是作死去了,章大人,對不住,楊某可要辜負你一番好意了!”

※※

數千裡的長江,源自青海,穿越三峽,過荊襄,跨江漢,連通吳越,氣勢磅礴,浩浩蕩蕩。寬闊浩渺、深不見底的長江下游,只有兩處易渡的渡口,一個是採石渡。一個是瓜洲渡。

兩者之間,便是千古金陵…一江宇城。

金陵據山為城,臨江為池,持長江為天塹,倚山河之險,是少數幾個讓人一看就有王者之氣的帝王之都。然而,定都於此的王朝卻個個,短命。據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金陵的風水太好,早已經被人破壞殆

傳說戰國時候,便有方士看出此地王氣極盛,遂獻計埋金以鎮王氣,於是楚威王令人鑄造了一具金人,埋在現如今的金陵城中獅子山的寶塔橋旁,並在石頭山上建築金陵邑以鎮王氣,金陵之名由此而來。

待到秦始皇巡遊雲夢時,他手下道術極高的方士常生、仙導再次發現此處虎踞龍增有王者之氣,遂稟報於始皇帝。秦始皇的魄力可比楚威王大多了,埋什麼金人,鎮什麼王氣?始皇帝一聲令下,直接召人截斷了方山龍脈。又引淮水貫穿金陵城以洩王氣。

從此方山斷裂了,淮水貫穿了,虎踞龍婚的石頭城失去了王霸之氣,幽靜的淮水默默地流淌。流出了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

不過不信邪的君主大有人在,再說江東地界實在也找不出比金陵城更適宜為都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