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這裡,李小九陛下不由有些慚愧,前些日子為了半島的戰事,吳詡不顧自己的身子沉重,一直陪著他看戰報,出謀劃策,釋出各項指令……
李治為了不讓吳詡太勞神,只好搬到兩儀殿工作起居。
如今,與倭國的戰事已經快到尾聲了,他是該回百福殿跟阿武說說這好訊息去……
李小九陛下理了理思路,就起身往前殿走。
現在,他該想想如何調兵遣將,以最小的損失,同時拿下高句麗和倭國。
不說李小九陛下與他的那些肱股之臣如何討論收服高句麗和倭國的問題。
卻說薛仁貴和陳名振得到劉仁軌的捷報和李小九陛下的殲敵命令後,當即指揮百餘艘戰艦在半島的東南海岸佈防,等倭國的後援部隊出現之後,薛仁貴和陳名振兵分兩路忽然出擊,將倭國剩下的幾百只木船組成的船隊截成數段,二話不說就開火。唐軍這次派出的戰船全是身高壁厚的大戰艦,衝進倭國船隊的時候,不少倭國木船都被碾成了木渣渣了,倭軍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不是掉進海里淹死,就是被唐軍居高臨下用箭矢射死!
等倭軍回過神來要反擊的時候,早已無力迴天了。
倭人的武器甲冑落後得可以,除了高階點的將領配有鐵甲鋼刀外,普通士兵穿的不過是夾衣外面多一次皮革的護甲,用的武器也只是木杆槍而已……
不少沒有慘遭碾壓的倭國木船,像是受驚的鴨群一樣,胡亂地四散亂竄,一不小心幾艘本國的船撞成了一團,於是又有不少倭兵慘遭落水的厄運。
有幾個腦子還算清楚的倭國大將立刻指揮船隻調整隊形,向唐軍的大船射箭還擊。
可倭國那些純木頭削成的箭矢哪裡射得穿大唐的無敵大戰艦,更可況唐軍在上,倭軍在下,從下往上射出的箭,力道完全不足以在大唐戰艦的船壁上磕個印子,所以起碼有一大半的箭矢落到了海里,打了水漂。
而唐軍哪會任由倭軍擺好陣型抵抗或是逃脫,在倭國船隊沒頭蒼蠅似的亂竄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合圍,將數百條倭國木船圍成三團。
這又是一場一邊倒的戰役,三隊唐軍居高臨下對著圍在中間的百多艘倭軍木船一頓狂射——唐軍的箭矢可不是倭軍那種木頭箭,而是實實在在的精鋼白羽箭——這些可都是李小九和吳詡花了大價錢改良的軍用武器之一。
一陣箭雨之後,被圍在中間的倭國人都是一片鬼哭狼嚎。
之後,薛仁貴和陳名振也按照劉仁軌火燒倭軍的方式,讓將士們點燃浸過火油的麻桿箭,射向被包圍的倭國船隊……
倭國人眼見不好,拼了命衝撞包圍他們的唐軍艦隊,然而被火箭射中的木船很快就成了一團火球……
“列隊,回航!”眼見倭軍的船隻全部被點燃,薛仁貴和陳名振立刻各自下令,命船隊左右調頭,分南北方向離開……
唐軍的船艦速度極快,主將軍令一下,百多艘戰艦立刻遠離了火海,將企圖拉唐軍戰艦同歸於盡的幾十艘倭人火船甩得遠遠的……
那些倭人大將只能望著唐軍的大船尾巴乾瞪眼。
這一戰僅用了不到八個時辰,就結束了。
倭人船隊全軍覆沒,而唐軍僅損失了一艘半島出產的中型戰艦,這還是在最後撤退的時候,因為速度較慢,不小心被自己家的大船給追尾的。
茫茫大海上,沒有了船,只有死路一條。
而唐軍也沒打算收降落水的倭人,在後面清掃戰場的時候,除了撈起了幾個看起來像是將領的倭人外,其他的全部射殺勿論。
等薛仁貴和陳名振軍拎著幾隻倭將返航凱旋的時候,半島北邊發生了劇變。
高句麗的傀儡國王高藏終於受不了泉男建的控制,聯合忠於高氏的文武官員發動了政變。
泉男建被刺殺致死,其弟泉男產帶著親衛逃到了高句麗南部的漢城,與高氏政府對抗。
而在北邊的泉男生徹底鬆了一口氣,趁此機會驅走了泉男建圍攻他的軍隊,親自進入大唐境內,向李小九陛下投誠。
他送給李小九陛下的禮物相當大,就是當年阻攔住李二陛下東征步伐的安市城。
李小九陛下收下了泉男生的投誠禮物後,當即封了泉男生一個遼東道安撫使的職務,顧名思義就是要讓他作為嚮導,席捲整個高句麗。
泉男生想著前不久在白江村帶兵衝殺倭軍的扶余隆,這前百濟的國主世子都能得到大唐的厚待,他也應該不會例外。
因此,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