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2 / 4)

人選,倒是李小九陛下已經有了主意,當下命遼東道大總管契苾何力、幽州刺史王方翼和馬韓都督來濟立刻開赴倭國,接管九州、出雲和加賀等地,另命陳名振前往近江與劉仁軌會師,由蘇定方暫時接管對馬島,直到南海艦隊到達。

諸事都安排妥當後,倭國那邊又傳來訊息,在薛仁貴拿下河內國後,大和國的葛成王兄弟又因為軍權之爭發生了激烈衝突。

兩人一個認為應該趁著唐軍還沒能拿下伊勢國,應該迅速從伊勢北上到北海道,重新聚集兵馬與唐軍對抗,免得耽誤了時機,被唐軍整個兒包圍,形成甕中捉鱉之勢。一個卻認為應該先向唐軍詐降,與被俘的太子和朝廷重臣們匯合之後,再暗中尋找機會,反戈一擊——畢竟,唐軍是越海作戰,一時之間根本不可能有足夠多的兵馬跟本土的倭人對抗,只要能等到北方勤王兵馬的到來,唐人就不攻自退了……

兩種想法各有人支援,葛成王和大海人皇子一時爭執不下,最後只好讓當地的貴族豪強投票。

結果很明顯,那些貴族豪強比較支援詐降。畢竟這些人只有在大和國的土地上才有其優勢,要是跟著去了北方,他們還算個毛啊?

只要能保證他們在本地的福利和權勢,什麼人成了他們的君主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這一層想法,這些人是不會讓葛成王他們知道的。

但大海人皇子可不是庸碌之輩,只看這這些人的態度,就大概明白了他們的想法,可嘆他兄長為了見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會被一群小人矇蔽……

鬱悶萬分的大海人皇子回到寓所,正遇上來找他的額田姬,於是他就把心中煩悶對心愛的女人說了。

額田姬不愧是當時有名的才女,聽完大海人皇子的敘述,當即看出葛成王的做法即將面臨的風險,於是她再一次勸說大海人皇子儲存實力,私下脫逃!

顯慶五年七月,大海人皇子趁著唐軍攻打伊勢國之際,帶著自己的心腹兵馬從大和南部的紀伊半島乘船逃往北海道。

而就在大海人皇子逃離大和國的兩天後,蘇定方帶領南海水師攻佔了紀伊半島,將大和國團團圍住。

葛成王無路可逃,當即投降。

遠在金城的李小九陛下聽聞倭王被俘,大為高興,當即表示要親臨倭國。

“九郎,現在去倭國為時過早吧?”吳詡卻十分反對李治的想法。

“倭王雖然被俘,其弟大海人皇子卻不知所蹤,此人不除,倭國上下難以降服……”

“阿武,你說得我都明白,不過……”李小九陛下還是一臉笑意,道:“那大海人皇子手下不過一千多兵馬,他現在八成已經逃到倭國北邊去了……”

“倭國北端尚未開化,我看他在那裡也沒多大作為,束手就擒不過是時間問題。”李小九陛下非常篤定的給大海人皇子判了死刑,有說起親臨倭國的事。

“你難道不想親眼看看大唐是如何滅掉倭國的嗎?”

呃……

這個建議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

天后娘子當即拍板同意跟著天皇陛下一起駕幸倭國,大犒三軍!

顯慶五年九月,大唐的天皇天后帶著一干重臣,乘坐世界第一大龍船到達倭國,在近江大津宮接見了幾路滅倭大將軍,賞賜千金,大犒三軍將士,同時以大唐收服倭國為名大赦天下。

當日,劉仁軌為代表,在大津宮正殿向天皇天后獻俘。

葛成王白衣素冠,手捧象徵倭國之王的玉璧,跪在階下,向李小九陛下和吳詡跪拜稱罪。

李小九陛下一如當日接受扶余義慈的投降那樣,先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譴責了葛成王的不敬宗主國,對國中百姓不仁,對自家骨肉兄弟不義等不道德行為,直說得葛成王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的。

接著,意猶未盡的李小九陛下在吳詡的提醒下,讓跟在身邊的周國公武敏之代表帝后二人,下去收走了葛成王獻上的玉璧。

象徵倭國萬世一統的玉璧被李小九陛下一劍斬成了幾瓣……

至此,俊國亡國。作者有話要說:樓國政府完蛋了二。二

第316章

第二十一章二聖12

逃亡到北海道的北海道的大海人皇子根本就不在李小九陛下眼裡;北邊的蝦夷國對倭國可是有刻骨銘心的仇恨的,大海人皇子跑去北邊那跟自投羅網沒啥兩樣。

李小九陛下和吳詡在大津宮住下之後;就在飛鳥和近江附近的王宮行苑轉悠了一大圈。

先前的倭王齊明女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