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大海人皇子確實是有些本事的,逃到北海道後,竟然沒有被蝦夷人幹掉,反而迅速收攏了北部各國的軍事力量,在出羽國建都,以皇太弟名義稱制,與唐軍對峙了起來。
鑑於目前大唐軍隊的人員嚴重不足,兵馬分散不說,各大領兵將帥還要忙於處理已經拿下的倭島各國的地方勢力和饑荒問題,李小九陛下就下令劉仁軌和薛仁貴固守越中和美濃二國,斷掉大海人皇子南下之路,其餘各將以鎮壓地方參與反抗勢力為主,先收拾乾淨倭島中南部再說。
顯慶五年十一月,侵蝕倭島的大饑荒終於在大唐源源不斷的補給下被結束了,但在這一年裡,倭人因為饑荒,至少損失了三成人口,加上之前的暴動、內戰以及被唐軍剿滅的地方勢力,倭國人口十停裡只剩一兩停而已了。
國力衰弱至此,不亡國也實在說不過去!
是年十二月,李小九陛下下詔曉諭天下,滅倭國為大唐東海郡,在倭國舊地設立遠東都護府,其下設五座都督府,四十州和二百一十六個縣。
同時,大唐向倭島派遣了一百七十九名文武官員,分領各州縣事務,造冊安民。如當初安排給半島的官吏一樣,這些來東海郡的官員裡至少有四成是當年秋闈選拔出來的優秀青年才俊。此外,從顯慶六年開始,每年大唐都向東海郡移民千戶,同時移本島資質優秀的倭人到大唐關中學習居住,鼓勵唐人與倭人通婚,直到再無唐人與倭人之分,這是後話。
安排好東海郡的人事和庶政之後,天皇天后就啟程回長安過新年了。
同行的當然還包括已經被封為大唐東海侯的原倭國國主葛成王。
這位倒黴的倭王,原本還想以‘願意投降’的噓頭拖住唐軍暫緩攻城,等待援軍的,誰知他弟弟大海人皇子在關鍵時候又一次上演私奔的戲碼,帶著他的額田姬連夜逃走了……
沒有了大海人的軍隊,葛成王根本守不住奈良城,當下就被蘇定方攻破東門,做了俘虜。
也幸好他早就喊過要投降的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