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清河張氏,相傳是西漢留侯張良之後。
張文瓘出仕很早,在李二陛下時就透過了當時的明經科考試,被補作幷州參軍,協助當時的幷州長史李績料理軍政要務。李績十分賞識其才幹,曾贊他為當代的管仲、蕭何,說他有名相之才,並對他相當照顧。後來。李績老爺子帥大軍剷平半島,就特意舉薦張文瓘到遼東任職。
張文瓘在遼東的四年間,為官清廉公正,治理得政通人和,深受百姓稱讚。
所以,在第一次重整政事堂的時候,李小九和吳詡就不顧‘兄弟不許並居臺閣’的舊例,將張文瓘給調了回來,任東臺侍郎。
之後,張文瓘又兼了大理寺卿,因為其執法公平而寬恕,長安不少人稱其為‘張青天’。
去歲,東宮人員變動,張文瓘累升為右相,兼任東宮左庶子。
如今李三郎和魏叔玉不在,留在長安的官員除了長孫詮之外,就是張文瓘的分量最重了,能勞動他的事絕對不會是小事!
所以,乍見張文瓘神色肅然地入宮,吳詡和李賢二人的心裡都湧起一陣不安。
果然,就見張文瓘行完禮賜座之後,首先就報告了一個壞訊息。
“盧國公程知節昨夜病逝,其子懷亮報喪表章在此……”說著,張文瓘從袖中取出一封素色則子,雙手呈了上來。
小順子忙躬接了過來,快步呈給吳詡。
吳詡沉著臉翻了一下那本則子,就遞給了李賢。
“盧國公乃開國元勳之臣,張相你要盯著禮部,用心安排其後事,至於諡號、追贈等,著政事堂諸人儘快擬出條陳來……”吳詡迅速定下了基調,讓張文瓘好好安排諸事。
“東都那裡要儘快上報詳情,令天皇得知……還有盧國公的訃告,著崇文館學士儘快擬定,刊登於報刊……”
張文瓘聽吳詡一一交待了盧國公身後的各項事宜,忙躬身領了詔命,並保證把盧國公的後事辦得風風光光的。
說來這程老將軍閒賦在家已經好幾年了,其子程懷亮雖然尚了清河公主,前程卻遠不如魏叔玉、長孫詮等人。
當然,清河公主非長孫皇后親女這點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大的原因大概就是當初李小九陛下猜忌程知節黨附長孫無忌,有意將程氏調離中樞。
好在程知節比較知進退,在征討阿史那賀魯失敗後,就主動認罪,引咎辭官,讓出了禁衛大統領的職務。
之後,朝廷曾起復其為刺史,也被其以年老體弱為由婉拒,堅決不摻和到帝相權力之爭中去。
等到李小九陛下乾坤獨斷,政權穩固之時,程知節才讓兒媳清河公主時常進宮拜見帝后,敘敘親情。
所以老程家雖然遠離了權力中心,反而沒被李小九陛下遺忘。
如今程知節一死,其子孫出頭的機會倒是來了。
吳詡剛才還發愁找不到可用的人給自家二郎,這會兒平白就冒出一個好機會來了。
程知節可是碩果僅存的幾枚畫像在凌煙閣的大佬啊,更兼管了多年禁宮宿衛,其在幾大禁衛中的子弟屬下不知凡幾。
“盧國公亦是先帝元勳之臣,其身後事不可疏忽……”吳詡說完這話,忽然想起之前武敏之家小大郎彌月,十一娘清河公主報病沒到場,當時她還讓徐妃記得賜些藥材下去,不想這才幾天功夫,她家公公卻沒了。
若是二郎已經娶妻的話,倒是可以讓太子妃藉著探望十一孃的名義去程家,順道拉攏程氏!
現在這事,只能讓武敏之家的去做了……
也不知那個楊氏能不能擔此大任啊!
吳詡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
“聽說十一娘也臥病了,這國公府中的事也不知辦得怎麼樣了……”
李賢卻沒想到吳詡提到清河公主的另一層深意,只是聽他阿孃提到他家十一姑姑的話,他忽然想起上一世他家十一姑姑好像就是在這個年紀過世的。
雖說這位姑姑在政事並沒有什麼影響力,不過程氏……卻是個值得拉攏的物件!
“阿孃勿憂,兒明日就去盧國公府上探望……”李賢表態道。
吳詡聞言,看著自家二郎半晌,嘆道:“也好。”
說完又囑咐張文瓘盯著東西臺和六部用心辦事,這才罷了。
等天后與太子都沒話了,張文瓘便自覺地告退了。
母子二人正要繼續剛才的話題,卻聽小順子又來報道:周國公求見。
吳詡聞言,面露笑容道:“大郎怎麼這時候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