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實在不容樂觀,同時,吳詡也擔心自己蝴蝶的部分太多,會影響到李小九的壽命,她只得同意儘快繼位為帝。
既然天后也沒了異議,朝中大臣更是卯足了力氣爭論大典的禮儀之事。
這一場爭吵直吵到年末才略略消停。
其間,北部的單于都護府發生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與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天后詔命安西都護府大都督裴行儉為帥,領郭待封(唐初大將郭孝恪之子)、程處弼(程知節之子)、程務挺(程名振之子)等小將,剿滅叛逆。
裴行儉經驗豐富,不負盛名,迅速出擊,扼制了叛軍的攻勢,又以各個擊破法,逐一消滅幾路叛軍。
而這次作戰,幾員小將表現突出,其中以老將程名振之子程務挺的表現最為搶眼,僅以兩千騎兵突襲逆軍主力,生擒了叛首,堪稱此役首功!
而小郭將軍也頗有斬獲,於沙場之上三箭射殺敵方三員大將,被軍中上下看作是薛仁貴的後繼者——當然,這一說法並沒令小郭將軍有多高興!
至於原盧國公家的幼子程處弼,表現得不如前兩位那麼優秀,可也算是可圈可點了。
再有,就是西北原本就是盧國公駐紮過的地方,小程將軍也不必做得太好,就足以安撫軍心了。
天后還是挺願意拔擢後輩的!
北方大捷,又遇上波斯國內亂,裴行儉順勢‘輔助’逃亡道大唐的波斯王子回國平叛……
大唐在西部又多了千里之地。
顯慶十年十二月,天后在東都洛陽接受天皇大帝李治的遜位,登基為帝,史稱則天女皇。
是月,上皇李治遷居終南山行宮,改洛陽為‘神都’,是為女皇起居之所,改長安為‘龍都’,命太子李賢遷居大明宮,是為嗣君。
加封李義府、長孫詮、魏叔玉、張文瓘等重臣為國公,萌陰子孫一名。
此外,在朝的文武百官各加官一階,賜飲宴三日。
次年改元‘神龍’,大赦天下。
龍椅上雖然換了個人坐,可對朝中文武百官來說,似乎也沒多大變化。吳詡的處事風格是眾人說熟知的,而女皇一登基就讓心腹愛臣李三郎和張文瓘回了長安理政,還令太子搬進了大明宮居住,這一系列舉動都說明了女皇對太子的愛重之心。
此外,眾人都以為會因為女皇的上位而水漲船高的周國公武敏之卻並未獲得任何殊榮,只是依例官階升了一級而已,不但如此,其身上原先掛著的御林軍大統領一職反而被卸了下來。
這讓一些擔心女皇重用母家的大臣鬆了一口氣至於,也比較同情武大將軍的遭遇。
女皇陛下還真是嚴於律己啊,對自己的母家也太苛刻了一點吧!
眾人不免懷疑,是不是武大將軍不小心得罪了女皇,還是……
不等眾人想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周國公府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國公夫人楊氏突然過世了,只留下一個尚在襁褓的幼子。
遠在洛陽的吳詡正對著跪在面前的小順子驚問道:“你說什麼?!”
小順子暗暗吸了一口氣,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道:“不敢欺瞞主上,楊氏確實是死於刀傷,且是大郎君所為。”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吳詡實在不明白武敏之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殺了楊氏,還用這麼簡單粗暴的手法。
楊氏死不足惜,可是無故斬殺妻子這種事,會讓大郎的前途蒙受多大的陰影,他難道不明白嗎?
還是……有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
作者有話要說:各種鎖,怎麼改都不行,一臉血啊……
第386章
第二十四章 17
吳詡忍不住看向小順子:“楊氏她到底做了什麼?”居然把大郎這樣的冰山給激怒了!
小順子聞言;不由暗暗抹了一把汗;心道女皇陛下果然明察秋毫,便不敢欺瞞;低聲回道:“楊氏自生下小大郎後,便將國公府中的積年老僕都趕逐出戶……”
這事吳詡倒是知道的。
自從她家便宜老孃榮國夫人去世,周國公府實際上就已經算是落入楊氏手中了;而武敏之又是常年不著家的;那楊氏能忍到生下孩子才後動手清理後院;也算有幾分能耐的。
到底是侄子家的內宅私事;吳詡又日理萬機,也就沒怎麼理會——只要楊氏一心向著大郎就行了,至於楊氏怎麼把持周國公府,就不是吳詡的事了。
不過;小順子忽然提起這一茬,實在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