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刑具呢。
吳詡當時只是聽到那些刑具的簡介就已經驚出了一身冷汗,哪裡會同意周興把這些駭人的玩意兒放到詔獄裡去!
而李小九陛下和小李相公對周興發明的一些東西卻頗感興趣,使得吳詡也不好把此人調到別的什麼冷僻衙門去,頂多不常召見罷了。
如今李小九冷不丁地又提起了周興來,還要讓他跟著狄仁傑主持審判,吳詡就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
落到了周興那傢伙的手裡,還不如剛才自盡了來得舒服呢!
反正都是一死……
正如吳詡所料,李元嘉、李貞等人進了大理寺詔獄之後不久就畏罪自盡了,留下兩沓厚厚的供狀。
供狀中不僅詳細敘述了這次宗室謀逆的全部過程,還包括了李元嘉在長安、洛陽兩地這數十年來的佈局安排及其遣派李十六勾連諸藩、煽動世家朝臣的種種暗箱操作……
此外,顯慶年間發生的幾件疑案,竟也有李元嘉的身影在內,這讓李治和吳詡二人感到十分憤怒。
與李元嘉相比,越王李貞的罪過反而顯得小多了。
吳詡還念著李貞畢竟是燕表姐唯一的兒子,不欲趕盡殺絕,提議赦免李貞的王妃極其幼子,卻被政事堂的一干相公給駁了回來。
“李貞父子公然起兵叛亂,其影響極為惡劣,聖人不嚴懲便罷了,豈可寬恕?”李三郎自從得知李元嘉即是當初謀害孝敬皇帝的主謀之一,他的臉色就沒好看過。
除他之外,主持審判這次叛亂的大理寺卿狄仁傑的臉色也十分難看。
本以為這次叛亂只是武皇設下的一個陷阱,為的是逼迫李氏宗親犯錯,以此剷除異己。卻不想這個“陷阱”還真的引來了一群魑魅魍魎,牽連出了好幾樁大案。
也難怪東宮總是瞧他不順眼呢……
作為一個斷案者,心已偏了,又如何能公平審批呢?!
狄仁傑忍不住看了一眼坐在他下手的周興,這個年紀與他相差不大的青年確實有其過人之處啊……
以周興如今的職位,尚不足以入政事堂議事,怎奈其頗受上皇重視,又是這次謀逆案的主審之一,今日的政事堂中好歹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微臣以為,主犯李元嘉、李貞業已畏罪自盡,其他從犯必然心生畏懼,正當藉機嚴加審問,查清所有參與者,不使一人漏網!”也不知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愛好得到了滿足,周郎君的神色是前所未有的好看。
狄仁傑聽到這話,眉頭皺得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