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在金陵的時候就對她指手畫腳,如今仍然不肯放手。每當衛芊做點什麼,他都要出面說兩句。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宮妃就要老老實實侍奉皇帝,開枝散葉,不要天天想著插手前朝。
“指望他們吟詩作對也就罷了,這些儒家學子,指望他們給朕治理江山?”司徒昀啞然:“算了,給他們一個教訓。等他們辦砸了,朕順勢收斂權利,將他們都打發出去。”
帝妃二人調笑間商議妥當。司徒昀順勢關衛芊禁閉,並且將玉米種植這些事情交給梅大學士等老臣來做。
這些老臣哪裡懂得司徒昀的新政?就連衛芊看新政都一知半解。除卻農作物推廣這邊,衛芊對農具,以及耕田記錄匯總上仍有幾分不明白。這是司徒昀拿出來的政策,便欲全國農業調控。
第131章 陳家
陳太后出身江南,是官宦人家的女兒。隨著如今陳太后統治後宮,陳家隨之勢大。
陳家是司徒昀的母族,也是司徒昀用來對付吳家的幫手,除卻承恩公之位外更賜伯爵位,為母親爭光收攏人心。
這天,陳家幾個女兒家在陳家大婦的帶領下往宮中向太后請安。
訊息頓時傳開,作為後宮實權人的衛芊馬上聞訊。
香菱匆匆帶訊息來到梅園玉芳院。
因這幾日梅花開的燦爛,衛芊從清汜殿搬到梅園小住。再者,她被司徒昀關禁閉,正好趁機清閒兩天。不過這個清閒,也僅僅是不插手前朝之事。對後宮仍然保持一定的主權。
衛芊作為正妃,仍然沒有建立自己的宮殿,住在清汜殿中清修。司徒昀看不過眼,索性借禁閉這件事把梅園劃在衛芊名下。
作為後世盛傳的梅五殿之一。玉芳院以玉梅而稱,香氣習習。院子不大,勝在雅緻精巧,是前朝某位妃嬪最喜愛的地方。而且,當初司徒昀在這裡宴請衛芊,後來衛芊才走入宮中。在外面,這裡被傳為衛芊和司徒昀的定情之地。
當然,兩位當事人沒這個念頭就是了。
因衛芊崇道,時常在此地召見坤道,所以玉芳院內擺設三清像。這三清像內斂靈光,支撐三清領域抵消部分龍氣壓制。
這是在去年論道大會上觀察諸道,衛芊琢磨的避龍氣之法。
在玉芳院,衛芊生活自在,時常請梅花仙子跟她聊天。
這時,她在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