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孟秋就覺得十分的心酸。
當年葉孟秋一心遵循父命想要考取功名,一手文章做得四平八穩,卻被考官指位偏題之目。年輕的葉孟秋傲岸、志大、才高,他本是真才實學之輩,卻是因為未予考官金銀而落榜,葉孟秋不免氣悶。但流年不利的運氣並沒有打消他的意氣,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
葉孟秋返程,歸家之後便棄了葉家三代以來求取功名的心思,將早已荒廢的葉家劍法、冶劍之術重頭拾起。他多年心結一去,進境之速一日千里。周長安三年,葉孟秋離家闖蕩江湖。短短兩載,他便以掌中佩劍硬生生闖下“江南大俠”的名頭來。大唐神龍元年,他又在杭州西子湖畔大興土木,建造瞭如今名動天下的藏劍山莊。
人生中有時便是如此,無意之中一轉頭、一句話都可能造成極大改變,刻意求知,反而不見得如願以償。
雖然並沒有實現年輕時的夢想求取到一個功名,但是現在葉孟秋翻雲覆雨,一手壓下百年名門,一手抬起藏劍山莊,在外人看來也是十分成功。
但葉孟秋表面看似風光無比,實則自有其難言苦楚。
和柳風骨一樣,葉孟秋有四個孩子,不過不像柳風骨那麼平衡兩兒兩女,葉孟秋有四個孩子,但是四個都是男孩。不過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四個孩子都不符合葉孟秋的期待。
大兒子葉英,葉孟秋曾經寄託了極大希望卻又讓他失望的長子。明明當初啟蒙的時候十分聰慧,但是在劍術上卻是木訥之極。葉英初學葉家四季劍法之時,愚鈍之極,葉孟秋傳完一套劍式之後,葉英往往用不全一招,即使用出也是完全不成章法,直讓葉孟秋光火不已。
二兒子葉暉,天生不喜習劍,雖然同樣出身於劍俠世家,但對於習武並沒有濃厚的興趣,反而對處理庶務十分上心。如今努力修習劍術,也只不過是在勉強自己罷了。
三兒子葉煒倒是很有學劍的天賦,只可惜性情實在太過於跳脫,難以讓人放心。
至於四兒子葉蒙,那麼小的一個糰子,能看出什麼來?
想想柳風骨,再想想自己,葉孟秋覺得實在是有些淒涼。
公孫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