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小說:王妃男當 作者:誰與爭瘋

魚得水,之前住在山林裡還需自己動手,如今凡事有僕人,兩人閒了下來,整日膩在一起,好不快活。

別院裡有一個小花園,一汪小池裡蓮葉點點,周圍錯落有致的草木十分精緻。兩人無事,便坐在院子裡曬太陽。

一張搖椅上,凌宇曄摟著顧雨笙,暖和的陽光照下來,照得整個人暖烘烘的,懶洋洋的。凌宇曄神情饜足的眯著眼,手輕輕在顧雨笙衣間摩挲。

顧雨笙被凌宇曄一碰,立馬身子一抖,略帶慌張道:“你又要做什麼?這幾日你……”

顧雨笙看到凌宇曄一臉壞笑,猛地噤聲,隨即白了凌宇曄一眼,別開頭不看他。

凌宇曄心情很好,一點也不生氣,把人往下一拉,顧雨笙整個人便躺在了凌宇曄身上。

“我最喜笙兒這般羞澀了,明明什麼都做過了……”凌宇曄促狹道。

顧雨笙臉撞到凌宇曄的胸膛上,聽到凌宇曄的聲音,索性難得掙扎了,自己越掙扎,凌宇曄反倒越起勁。

“你有完沒完?”顧雨笙趴在凌宇曄身上,故作冷淡道。

“沒完。”

“唔唔唔……凌……你大白……唔唔”顧雨笙沒空再發出其他聲音了。

……

“殿下,到會稽了。”

“嗯。”

顧雨笙渾身無力地軟在凌宇曄懷裡,凌宇曄抬頭一看,一片烏雲緩緩朝晴朗的餘杭靠近,壓城而來。

太子先是去見了會稽太守,瞭解了基本的情況後,在會稽呆了兩日才動身去錢塘。

錢塘堤壩年歲已久,今年突然決堤,造成了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太子南下的主要目的是監督重建堤壩以及安撫人心。

寧家祖宅就在錢塘,身為錢塘大戶,寧家捐了四十萬兩用於重建堤壩,並且在錢塘城四個城門建立粥棚,施粥布藥,廣結善緣。

太子對寧家的事蹟略有耳聞,走的時候皇后也曾叮囑不要與寧家結怨。於是在太子在錢塘呆了七天後,太子去了寧府。

“草民拜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長樂未央!”寧華年逾五十,精神矍鑠,一聲藏青色的衣袍,溫斂富貴。

“免禮。”太子輕輕抬了抬手,以示重視。

寧華將太子請到上座,自己在下方端站著。太子微微一笑,看了眼身旁站著的錢塘縣令,縣令立刻會意,讓寧華坐下。

寧華這才行了禮,在側座坐下,身體面朝上座,一副謙恭的姿態。

太子十分滿意地看著寧華,道:“聽李縣令說,此次洪災,寧家出了大力,本太子今日前來,主要是為了這會稽百姓說聲多謝。”

寧華拱手行禮,十分恭敬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草民身為錢塘一份子,出力是應該的,怎能勞煩殿下親自登門道謝。”說完,起身行大禮,道:“草民難擔此讚譽,甚感惶恐!”

太子的手輕輕碰了一下茶盞的蓋子,道:“寧家身為皇商,又心繫百姓,一句讚賞自然擔得起。寧家主不必多禮,起來罷。”

說是這麼說,但寧華還是再拜了一拜,然後才緩慢的起身。

太子之後又隱晦地誇了幾句寧華,說了好些子場面話,見寧華一直謙卑恭敬,進退有度,心中也是極讚賞的,然後也沒呆多久便離開了。畢竟,寧家再顯赫,也不過是商賈之家,斷沒有一個太子去巴結的道理。略微施恩已是極大的恩賜了,這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如果有人知道寧家真正的身份,恐怕削尖了腦袋也要往寧家鑽。

而太子排下去搜尋凌宇曄夫妻的人卻一直沒有回應,轉眼大半個月便過去了。

堤壩不可能一時修完,太子自然不心急,但他不心急,並不代表別人不心急。凌宇暘賢王的名號不是白當的,自從太子走後,宣王暫代太子處理事務,期間朝堂上下,除了太子一黨外,無不對宣王誇讚。

陳皇后有心打壓,但陳家衰落,鞭長莫及,而王賢妃向來為人端莊仁厚,更是在後宮挑不出一絲錯誤。

太子一黨,有些按耐不住了。

“不愧是鳴玉,事情樣樣都辦得極好。”太子一走,身為尚書檯常侍曹的顧雨磬迅速將尚書檯的風向改變,多年努力,水到渠成。

顧雨磬垂眸斂目,恭敬非常,道:“王爺謬讚。”

其他人見怪不怪了,之前以為顧雨磬只是個閒散世子,誰也沒放在心上,可這些年一同為宣王效力,大家都見證了顧雨磬的實力,雖然不苟言笑,但辦事能力極強。

“世子何須自謙,你的能力,我們有目共睹。”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