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關山傳之貪 作者:一意孤行

魯磊到這篇之後就再也沒有新的札記。

嶽明華讀這幾篇札記起碼有百遍,從魯磊的記敘裡,嶽明華總覺得這魯磊還有事情欺瞞,不然當年這掌門之位也不會那麼輕易地讓給了自己的師祖,魯磊的師弟。

而後的幾個月,陸半江的監牢裡每日都有訪客,嶽明華每日都和陸半江重複三個問題。

你真是東海派的傳人?

你知不知道浮沉靈珠的下落?

你究竟想幹什麼?

陸半江從來不回答,只是靠在牆角,反問嶽明華幾個問題,嶽明華有時回答,有時不回答。

武林大會的前幾日,要把陸半江帶上起身去俠客山莊的前夜,陸半江掙脫鐵鏈,並且順利地偷進泰嶽閣的秘室,拿走了放在桌上的札記。等到嶽明華髮現,並派泰山派的弟子立即展開追捕的時候,卻只在泰山山腰發現了陸半江的屍體,沒有任何痛苦的神色,一劍斃命,脖上的劍痕薄的驚人。

嶽明華搜遍陸半江的全身也沒能發現札記。嶽明華吩咐弟子,絕不可將今日陸半江偷跑被人殺死的事情洩露出去,他抽出弟子身上的佩刀,斬下了陸半江的頭顱。泰山派內外一致的口風,陸半江打傷守牢弟子偷逃,被及時發現,掌門嶽明華與陸半江大戰,混戰中砍下陸半江頭顱。

想想也知道,嶽明華提著這水上賊匪的頭顱上俠客山莊,再加上英勇的說法,聲望又多了不少。

作者有話要說:

☆、叄

這江湖裡有很多門派,大大小小,無不是在江湖上打拼著,爭著賺名聲,搶著出人頭地,壯大幫派,但有一個門派對於江湖來說,還是個謎。那就是關山。

關山一脈,用句話來說就是“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我的傳說。”傳言,關山一脈對弟子的挑選和培養都十分嚴厲,除了天賦資質之外還有外貌人品,就算是有幸被選進了關山,只要師傅不滿意,隨時都會被棄出關山。

關山的地理位置相當複雜,天然的煙雲屏障,參天的原始樹群,加之關山掌舵人每月都會變換的奇門八卦機關,除非是關山的人帶著你走,否則想上關山真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當然門下弟子要下關山歷練也用能力征得掌舵人的同意。

關山,出的都是神仙一般的人物,遠的不說,就說這幾十年裡在江湖裡縱橫過的關山弟子,九齋翁、餘陽、千帆盡。九齋翁江湖人送外號“謫仙”,佩劍玉青白也被稱為“謫仙劍”,淡看江湖名利,嫉惡如仇,就他在江湖上出現的幾年間裡,折在他手裡的邪道高手不計其數,也添了不少的仇家,緣因一次變故後回到關山,絕意不再踏足江湖。餘陽精通八卦命理、奇門異術,通曉陰陽,人送外號“機關算”,算天算地算人算物,在江湖尋得自身所愛便留了下來,但因某些原因慘遭滅門,九齋翁相助下,也只得留下一雙兒女。千帆盡是個極難得的武學奇才,只要他看過的招式,聽到過的武功心法只要稍一琢磨,便能無師自通,天性狂傲心氣極高,在關山上清心寡慾時還能壓住爭強好勝之心,但一入江湖聲色犬馬,誘惑太多,終是入了魔道,也被關山所棄,至今無人知曉其下落。

“一青你今年十八了,連一白都已經七歲了。”餘一青跪在九齋翁面前,九齋翁手裡牽著餘一白,“你兩個上關山也已經五年了,想當年,師兄,我,還有師弟,也就是你父親下山歷練的時候也就是你這般年紀。”

九齋翁看著眼前的徒兒,想起當年和餘陽、千帆盡下山時也是這樣跪在師傅面前,聽著師傅的教誨,憧憬著下山後三人能夠攜手仗劍江湖,懲惡揚善的日子。

“九齋伯伯總是提及父親,可惜父親以前陪我的日子太少,我都有些忘記他的樣子了。一白當年更只是襁褓中的嬰兒。”餘一青低下頭。

九齋翁知道餘一青的心思很重,也容易把自己封閉起來,她很少在自己和餘一白的面前表現出迷茫、傷心這些情緒,特別是在餘一白麵前,餘一青表現得更是怡然,似乎沒有任何煩心事。九齋翁知道餘一青心中有深深的傷痛,全家人倒在血泊中的記憶並不會這麼快地忘卻,她的夢魘,纏著她每夜的噩夢,必是那一日。

五年前九齋翁準備在回關山之前再去見一見自己的師弟餘陽。餘陽早幾年就淡出了江湖,除非必要,不會再動命盤之術,靠著剛下山的幾年賺的銀兩,做了些生意,成了殷實商人。他都快忘了自己通曉陰陽的本事,但總會有人記得,有不少人明裡暗裡找他算,或賄賂或脅迫。餘陽的武功不算高,但對付一般的江湖人綽綽有餘,加之佈置在周遭的機關術,有人上門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