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笑了:“傻丫頭,娘就是這個意思呢。”
當然,陳嬸子也沒忘記送了幾小瓷罐子醃菜給嘉宜,說這些東西不值錢,是個心意,拿去佐餐下飯還是蠻好的。
嘉宜歡歡喜喜地收了,道:“陳嬸子費心了,這些東西我跟我娘都愛吃,至於小柳兒,你放心,我會好好待她的。”
陳嬸子一個勁兒地道謝,並說:“要是她不對,你該打的就打,該罵的就罵,主奴有別,不要因為她小時候跟你玩得好,就驕縱得她不知道上下尊卑了。”
“好,陳嬸子,我曉得了。”嘉宜爽快地答應了。
一邊的小柳兒卻是調皮地吐了吐舌|頭,對陳嬸子道:“娘,您瞧我是那種沒上沒下的人麼?放心,我跟著三姑娘去了,長了見識,以後回來給你長臉。”
陳嬸子呵呵笑了,說第二日一早就不送她們了,廚房裡的活兒要幹到下晌才能完呢。
六月初三日一早,嘉宜和章姨娘,還有山茶小柳兒半蓮三個丫鬟早早就起來了,吃罷了飯。嘉宜和章姨娘一起去向何老太太,何家老爺,何家太太辭行。何家老太太等人不外乎說些臨別祝福的話,還有囑咐嘉宜以後要跟何淑雲常來常往等。
等到外頭二門上的丫鬟進來稟告說江嬤嬤帶著顧家的人來了,何家太太便起身,帶著女兒何淑雲一起把嘉宜和章姨娘送出去。
江嬤嬤在何家二進院的廳裡坐著喝了一道茶,就站起來向何家太太告辭了,她道:“早些回去好,到晌午就能到了,免得下晌曬得熱。”
雙慶鎮離京城就只有不到四十里路,坐著馬車,車伕要是趕車趕得快的話,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到,所以江嬤嬤今早起來,卯時剛過就帶著人來了雙慶鎮,到了雙慶鎮的時候不過辰時。
“那好,你們就動身吧。”何家太太顧氏說完,便起身帶著女兒何淑雲一起把嘉宜和章姨娘等人送出大門外。
何淑雲和嘉宜走在人群的後面,她偷偷塞了一個荷包給嘉宜,嘉宜低頭看看手裡的荷包,是個月白色如意雲紋的荷包,一看就不像是閨閣女兒用的,便問何淑雲:“這是什麼人送的?”
“你別管了,收下就是,跟前沒人的時候再拿出來看。”何淑雲壓低聲道。
“不行,你不說是誰的,我不能收。”
“就是我的,你收下吧。裡面有幾顆好東珠,你拿去做耳墜,做珠釵,做簪子都好看。”
聽何淑雲這麼說,嘉宜心動了,遂勉為其難收下了。
到了外面,早有顧家來的跟車的婆子上前來請嘉宜和何淑雲踩著車凳子上車。
嘉宜跟章姨娘坐一輛馬車,山茶小柳兒半蓮三人坐另一輛馬車,她們的包袱則另外由小廝趕著馬車過來,替她們裝車。
何家太太跟江嬤嬤說了這三個丫鬟是何家送給嘉宜和章姨娘使喚的,因為這一個把月嘉宜和章姨娘用習慣了山茶等三人,所以索性就送給她們了。
江嬤嬤心說,顧家又不缺奴婢,何家太太偏送三個何家的丫鬟給三姑娘和章姨娘,這是要在顧府裡面安排眼線嗎?以後顧家有什麼事,她很快就曉得了。要是這樣的話,太太一定不會高興的。只不過,何家太太的好意,這會子太太也不好駁的,畢竟才跟老太太搞好關係,最近一些日子以來,太太天天到老太太跟前去晨昏定省,當孝順媳婦。何家太太是老太太的親閨女,就算太太以前跟她有嫌隙,如今怕也得暫時不計較了。畢竟府裡這會兒那個任姨娘正在跟太太鬥呢,暫時還不分勝負。
臨來之前,太太說了,要江嬤嬤好生把三姑娘和章姨娘接進府裡來,她還要親自陪著她們一起去見老太太呢。
儘管收了刁氏的二十兩銀子,答應了要整治三姑娘的,但是,江嬤嬤卻不打算這才進府就動手。等過一陣子,府里老太太對這個新進府的三姑娘的新鮮勁兒過了再動手。
嘉宜和章姨娘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裡一直都覺得新鮮,不時挑起車簾子往外看。
她們兩個都沒有坐過馬車出過何家,自然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好奇。
顧家不愧是官場上的爆發戶,馬車裡外都裝飾得十分奢華,趕車的小廝也挺精神。
馬車行了約莫半個多時辰就走完了官道,進了燕京城。
一進燕京城,嘉宜跟她孃的眼睛更是不盯著外面看得不錯眼。
果然是天子腳下,城中道路寬敞,店鋪鱗次櫛比,市聲嘈雜,人多極了。而且這些人也跟雙慶鎮上的那些人不太一樣,看起來衣冠楚楚,服飾整潔的為多。
在後面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