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幾人大步走入蔡府,只不過卻是張繡走在前面,張濟卻是縮在了後頭,賈詡則是沉默不語跟在張繡身後。
管家唸完賀禮,命一小廝拿著兩塊絹布跟著四人入內,管家望著四人的背影卻是奇怪無比,如果不是見到張濟方才遞上的喜帖卻是是自家老爺派出的,恐怕管家也不會讓四人入內。
管家大聲唸完賀禮之後,大廳內眾人自然聽得一清二楚,聽完管家所報賀禮,頓時全場譁然,畢竟他們都是各世家代表或是朝廷重臣,再寒酸也不會像張繡他們一般只送上絹布兩塊。
已經到了的袁術卻是冷笑道:“武夫果然是武夫,對於禮儀一點都不懂。”
這一回袁紹也點頭表示同意,反倒是曹操若有所思,在一旁沉默不語。
蔡邕卻是不以為許,見到張繡四人已經入來,便上前迎接,說道:“元江兄和張大人還有文和兄這麼一個西涼文士同來,卻是蓬蓽生輝啊。”這邊蔡邕在說著客套說話,那邊拿著賀禮的小廝卻不甚識趣,直接上前將兩塊絹布遞給蔡邕,說道:“老爺,這是賀禮,聽語氣卻是惱怒異常。”很顯然張繡他們只送兩塊絹布的舉動將整個蔡府的下人都惹怒了。
蔡邕倒是不以為許,吩咐道:“且認真收起來。”
那小廝無奈地應了一聲:“是。”正當他準備離開之時,張繡忽然開口道:“蔡先生不看一下賀禮?”
蔡邕奇道:“莫非絹布中另有玄機?”說完接過小廝遞來的絹布,開啟一看,然後又上下翻看,怎麼看都只是普通絹布一塊。這回蔡邕再好的脾氣也有些惱怒了,直接問張濟道:“元江這是何意?”
張濟目視張繡,意思是讓他別再賣關子了,張繡微微一笑,說道:“繡聽聞蔡先生喜愛書籍,府中藏書達四千卷,故此繡獻上文章兩篇讓蔡先生收藏,以為賀禮。”送絹布的謎題雖然是解開了,但張繡此話一出卻引起更大的波瀾,後面看熱鬧的世家子弟和一些早到的朝廷大臣,都紛紛說道:“大言不慚。”眾人都知道蔡邕喜愛書籍,藏書甚多,但蔡邕所收藏的書籍無一不是精品,張繡揚言寫文章兩篇讓蔡邕收藏,明顯就是說自己的文章是精品,值得蔡邕收藏,如此語氣自然令到一眾世家子弟和朝廷官員覺得張繡大言不慚了,畢竟張繡的形象從來都是一個武夫,能寫的一兩字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奇蹟了,更遑論寫一篇絕世好文章,簡直就是天荒夜談。
袁術首先忍不住冷笑道:“關西之人粗鄙不堪就算了,想不到還如此大言不慚,術今日長見識了。”袁術的話使得眾人都紛紛或明或暗點頭稱是。
張繡似笑非笑地對問袁術道:“還未請教兄臺姓名?”
袁術傲然道:“在下袁術,草字公路。”
張繡笑了笑,說道:“原來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幸會幸會。”說完還拱了拱手。
袁術也就是隨意拱了拱手,算是還了一禮。
張繡卻是說道:“袁公子尚未看繡之文章,就評論好壞,未免太過武斷吧。”
袁術冷笑一聲,道:“關西粗鄙之人,能寫出什麼好文章。”
張繡亦冷笑以對,說道:“今日繡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告訴汝等,莫要小看天下人,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理。亦要汝等明白至聖先師所言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的道理。胡車兒,取筆墨來。”
張繡身後的胡車兒應了一聲,然後將開,將筆墨放在不遠處的桌案上,然後靜靜地在磨墨。張繡卻是笑著對蔡邕說道:“蔡先生,繡請要絹布一塊。”
蔡邕頷首微笑著將絹布遞給張繡,張繡只取了其中一塊,平整鋪到桌案上,待得胡車兒磨好墨之後,張繡卻是取過毛筆,在絹布上寫了起來,邊寫還邊念道:“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也……”顯然就是盜篡了後世名篇《師說》了,當然這是經過張繡小小的修改,刪去原版的最後一段了。
第七十五章 顯露文才(上)
這篇“師說”一出,廳中眾人頓時驚訝連連,他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這篇文章的價值自然知曉,可謂傳世之作。特別是蔡邕,聽著張繡不斷念讀,更是激動無比。
良久,待得張繡一字一句念讀完之後,整篇師說也寫完了,張繡吹了吹未乾的墨跡,然後將這一絹布交到蔡邕手上,說道:“蔡先生看繡此禮如何。”
蔡邕接過絹布,激動地說道:“好、好,實在太好了。”邊說邊看絹布,看著看著還一拍大腿說道:“妙,當真妙啊。”直到通篇看完之後,蔡邕才激動地說道:“此文當是吾最精品的收藏,吾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