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娘子我的北宋時期還是夫君你的天元國,都是這般憂國憂民。倒會拿你天元國公玉氏的列祖列宗下壓,說什麼天元建國以來沒見過不遵從祖宗定下的法則的;說什麼天元歷代國君雖然也有對國法變動,但也只是小改動,沒有根本上破壞祖宗法則;說什麼天元的百姓都是重視農桑而不重商道的。”
玉王妃蘇洛冉看向玉王炘炎“夫君啊,這個文彥博看樣子對這個商賈很是歧視呢,竟然說商家猶如盜匪?”
玉王炘炎笑起“娘子莫氣,這自古三教九流,怕是文彥博也無法跳出這個認知。”
玉王妃蘇洛冉點點頭“可不是個三教九流,三教的儒佛道,九流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九流十家,是九流以外加上小說家。”
玉王妃蘇洛冉頓了頓,想了想“不過我看這個文彥博說的九流倒不是所謂的九流十家,只怕是這上中下三九流吧?”
玉王炘炎挑眉“娘子你是說,
上九流: 一流佛祖 二流仙 三流皇帝 四流官 五流燒鍋 六流當 七商 八客 九種田
中九流: 一流舉子 二流醫 三流風水 四流批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 八道 九琴棋
下九流: 一流巫 二流娼 三流大神 四流幫 五剃頭 六吹手 七戲子 八叫花子 九賣糖?”
玉王妃蘇洛冉搖頭“夫君啊,在娘子我的時代這個上下中三九流又不一樣了。”
玉王炘炎問道“是如何的?”
玉王妃蘇洛冉笑道“說法不一。上九流
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佛祖、天、皇上、官、閣老、宰相、進、舉、解元
佛祖、仙、皇帝、官、鬥官、秤、工、商、莊田
佛祖、仙、皇帝、官、燒鍋(酒坊)、當、商、客、莊田
中九流
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
秀才、醫、丹青、皮、彈唱、金、僧、道、棋琴
舉子、醫、風水、批、丹青、畫、僧、道、琴棋
舉子、醫、風水、批、丹青、相、僧、道、琴棋
下九流
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
高臺、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
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娼、吹手
巫、娼、大神、梆、剃頭、吹手、戲子、街、賣糖”
玉王炘炎點點頭“那娘子,商道也是在上九流呀,這個文彥博真是有些說得過了。”
玉王妃蘇洛冉笑起“ 不過文彥博說的倒有些道理,他對於農桑那一部分。”
玉王炘炎挑眉“斯青苗法,民不重農桑,民不選谷糧,民不重淳厚,民不選稻禾,盡選一年多植之物,屆時穀倉無糧,糧價高抬,汝之罪矣,青史留名進說汝之害也,何苦來哉?”
玉王妃蘇洛冉笑起“可不是,青苗法如果不健全,導致百姓只想到借官家的錢來生錢,讓種植的作物來抵扣國家的利息和本金,自然百姓就會放棄一年一熟的谷糧作物,或者一年兩熟的梁米作物,這樣投機取巧的情況下,國家糧倉自然屯糧不多,如若發生戰事,必將導致軍糧不足而虧損。這是正是青苗法的疏漏所在,文彥博所言甚是。”
玉王炘炎笑起“難得娘子你能體諒文彥博,對了,娘子為何不看看司馬光的?”
玉王妃蘇洛冉搖了搖頭“夫君忘記我非常反感司馬光這個人嗎?”
玉王炘炎挑眉“那娘子得知道一件事,這件事知道以後,只怕娘子會更厭煩司馬光。”
玉王妃蘇洛冉挑眉“何事?”
玉王炘炎笑起“我二哥,英王炘辰派遣幕府司馬光前去密會滄浪的國主,滄月。”
玉王妃蘇洛冉挑眉“司馬光做節使去了?可真是丟人。”
玉王炘炎點點頭“只怕為夫和娘子都要仔細的放著司馬光此人為好。”
玉王妃蘇洛冉點頭“甚是。”
玉王炘炎繼續說道“娘子素來欣賞王安石和曾布,怎麼不看看?”
玉王妃蘇洛冉開啟王安石的那份紙箋讀了起來“法外有情,則法亦存天道;官家分利,則百姓興盛隆昌。天家御萬民統四海,奈何國之遼闊,怎奈農桑繁重,國庫匱乏,軍旅襤褸,槍矛腐鏽,節流雖是易事但治標不治本,開源雖是難事但長治久安。青史自有公道,百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