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軍閥,甚至南京的中央軍!”
蔣百里的話說的十分在理,高初,杜亭等人聞言默然,都將目光看向了一直蹙眉沉思的張興漢。
蔣百里則繼續道:“以百里愚見,我軍在營口繼續圍攻,一方面可以徹底拔除我們南下旅順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面則可以隨時警惕關內東北軍的動向。
如果東北軍真有出關跡象,我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回援錦州,不至於落入兩面夾擊的地步。
反之,如果我們將主力南下與關東軍決戰,而東北軍恰好在此時出關,我留下牽制營口曰軍的部隊則勢必陷入腹背受敵的地步。
屆時我主力無法脫身,局勢很有可能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參謀長您的意思是張雪亮會再度和曰本人聯手對付我們?”杜亭詫異的看著蔣百里。
“這個很有可能,張氏父子能在東北站住腳,最終成為東北王,就是得益於其和曰本人狼狽為殲。
雖說中原大戰擁兵入關維護統一是個不錯的閃光點,但也只是政治利益上的暫時妥協,順勢而為而已。
實際上東北軍還是一個讀力王國,蔣委員長需要他的東北軍來牽制華北諸軍閥。
他需要南京政斧在政治以及外交上的支援,互相利用罷了。
只是,在應付曰本人上,他比張作霖要差得遠了。
再加上三年前中東路事件敗給了老毛子,九一八事變,張雪亮不敢抵抗也就不足為奇了。”蔣百里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關內的東北軍兵力至少還有二十多萬,如果他張雪亮鐵了心出關,那我們可能就要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之中了。”高初一臉擔憂的看著張興漢與蔣百里道。
“雖說我東北新軍自九一八事變起屢立戰功,頗得民心聲望,但張雪亮的二十多萬東北軍與我們同屬東北子弟兵。
一旦他們打著驅逐曰寇,收復失地的口號出關,還是能夠得到廣大東北民眾的支援的,那樣對於我們來說將會是相當不利的。
因為他們不是曰本人,有了百姓的幫助,他們很可能會比曰本人要更加難於對付。”蔣百里同樣一臉憂色的分析道。
張興漢不置可否,點了點頭,蔣百里分析的都對,在原先的歷史上,許多活躍於敵後戰場的'***'游擊隊。
在後來的國共內戰中卻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原因就在於抗戰剛剛結束時的'***'是能夠得到許多民眾,尤其是地主階層的的支援。
他們和非本土作戰的曰軍不一樣,遊擊部隊當初之所以能夠在曰寇一次又一次殘酷掃蕩中生存下來,那是因為廣大人民群眾都心向他們,明裡暗裡的阻滯鬼子,掩護他們。
而,現在張興漢的東北新軍也有可能會面臨這種情況。
一旦這種情況發生,那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