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上億的人口,世界第一大的領土,縱然前期因為被德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也不會就此喪失戰鬥能力。
因為他們擁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和空間,可供他們獲得喘息之機,以節節抵抗,儘可能的遲滯消耗盡德軍的進攻鋒芒。
待一有利時機,反戈一擊。
而德軍,雖以一時之突襲暫時取勝,但如果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速戰速決,儘可能的消滅掉蘇軍的有生力量。
那麼這場戰爭將陷入持久的消耗戰之中,到那時勝負就難料了。
因為,諸位不要忘了,德國的西線還有英法虎視眈眈的。
德軍如果傾盡全力在蘇德戰爭場與蘇聯人決戰,萬一他們從後面對德軍下手,那德國人將很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當然了,希特勒和他的幕僚們不會想不到這一點,而且一定會在西線留下足夠強大的兵力以防備英法等國可能的進犯威脅。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德國人無法將所有兵力都用在蘇聯戰場上。
僅憑這次投入蘇聯的幾百萬大軍,能不能在蘇聯人緩過勁之前,將他們的戰爭潛力全部消耗掉,真的是個未知之數。”
白崇禧這一番話一說出來,在場的人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李宗仁也是略微品味了他這一番分析後,不由自主的點了下頭,表示贊同。
蔣百里哈哈一笑道:“白總長的戰略眼光果然不俗,分析的完全正確。
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憑藉此時德國人的軍力、國力是很難真正征服龐大的北極熊的。
所以今天,委員長召集大家來的目的就是要向大家宣佈一個極其宏偉的戰略作戰計劃。
但是,想要實施這些戰略之前,有一個首要條件,那就是我們必須在太平洋戰爭中挫敗美軍海空軍主力。”
“宏偉的戰略作戰計劃?”眾人面面相覷,白崇禧好奇的問道:“到底是什麼計劃,不知道蔣先生能否明示?”
蔣百里微笑著看了看張興漢,隨即道:“這個戰略計劃就是我軍接下來所要進行的三步計劃。
第一就是我剛才說的,要首先集中全力擊敗美軍的海空軍力量。
第二,命令西北、東北兩大邊防軍,組成龐大的攻擊集團,分別從西北,東北、朝鮮半島,向蘇聯的西伯利亞,海參崴,庫頁島等遠東地區發動全線進攻。
首期目標旨在,收復庫頁島,海參崴,唐努烏梁海以及整個東西伯利亞地區。
這些地區一直到貝爾加湖一帶,曾今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領土,我們必須從北極熊手中奪回來。
後期目標則是,沿西伯利亞鐵路向西進軍,以策應德軍的作戰。
第三,在取得太平洋的制海權與制空權後,抽調西南邊防軍與東南邊防軍向中南半島進攻。
目標奪取法國、英國、荷蘭以及美國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群島的所有殖民地,將他們驅逐出亞洲區域範圍之內。
封鎖馬六甲海峽,佈置我們的第二島鏈防線。
陸地上,攻佔了東南亞之後,我軍派出遠征軍向中亞地區和中東地區進發。
戰略目的嘛,亦在於摧毀蘇聯人在中亞西部最大的工業區和糧食供應基地。
因為可以預見,一旦在西伯利亞和遠東,以及基輔,烏克蘭同時遭到我們與德軍的進攻而淪喪。
那麼中亞地區將會成為蘇聯人最後的生命基地。
我們在東南亞的遠征軍可以在西北遠征軍的配合下,會攻這裡,斷絕蘇聯人最後的戰爭潛力。
而只要攻佔了中亞之後,我遠征軍便可從陸地上進攻中東,從而實現從陸地上與德軍兩面會師的戰略計劃。
也利於我軍勢力向地中海、波斯灣以及非洲大陸擴張。”
“果然是個宏偉的戰略計劃,這要實行起來,我們中國的疆域和領地是要翻翻啊。”劉國棟不禁感嘆道。
張興漢微微一笑,攻佔中亞和西伯利亞以及中東,除了眼下局勢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張興漢他知道,哪裡的地下有著極其豐富的工業化時期的戰略資源。
比如最重要的石油,作為一個穿越者,沒人比張興漢更知道曰後的發展中,石油的重要姓。
乃至,向非洲擴張,也是為了中華民族的長遠打算。
因為中東和非洲的石油等戰略資源,是極其豐富的。
只有中華民族的控制了這裡,那曰後就能成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