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是怕的話,現在更多的則是敬重。
“朕聽李鴻章說你來山東不久,但頗有政績,你年紀不小了,但是朕還是要多偏勞你幾年,大清少不了你這樣的老臣啊。”關緒清悠悠的說道。
“皇上厚恩,臣不敢片刻忘記,臣剛來山東不久,一時也說不上太多,臣以為臣這個山東巡撫,一來要為著山東數千萬百姓謀一份安居樂業,二來,也要為海軍多多分憂。”李秉衡身材甚是清瘦,但語聲卻甚是響亮,一望而知是個心無所愧的人。
關緒清點了點頭:“山東是海防重省,又拱衛京畿,朕把山東交給你,總想著聽聽你的看法。今天你別指望著朕先能給你什麼訓誨,山東你比朕還要知道些,便多說說吧。你是辦後勤出身的嗎?”
李秉衡躬身道:“回皇上話,臣自光緒七年中法開戰後,便一直在廣西,臣是臬司出身,故而一來辦事精細些,二來嘛,皇上明鑑,這臬司衙門名聲不太好,底下辦事的司官輕易也不敢欺瞞了臣。所以,辦事也就順當點。臣以為山東一省正如陛下所言,地位超卓,山東乃京畿之輔,渤海之門戶,山東危則京師驚,山東失則京師危。山東防務,又以海防為第一要務,山東北至武定之海豐,南起沂州之日照,海岸綿延兩千餘里,此兩千餘里中,又以登州,煙臺,威海為最重,因此身為山東巡撫一方面要治理地方,保證百姓安居樂業,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另一方面也要為海防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這是民本也是國本。”
“說得好!有了這種認識,你的巡撫一定能當好,回頭把這些再寫出來,好對其他官員有個教範。”
“遵旨。”
第二天,聖駕來到天津,自然受到當地官員和百姓的熱烈迎候。為首的大員不是別人,正是北洋大臣李鴻章。盛宣懷還兼任天津道,因此也和李鴻章一同迎候。
關緒清望著富麗堂皇的行宮,臉上立即就罩上一層陰雲:“朕來之前就讓相華髮電,一再叮囑沿途不要設儀仗,行宮越簡單越好,你們當朕的話是耳邊風嗎!”
眾人一起跪倒,李鴻章誠惶誠恐的說:“皇上息怒,臣等只怕籌備的簡陋墮了天子的威儀,所以……”
“算了,都平身吧。少荃(李鴻章的字),天子的威儀不是靠奢侈和華麗堆積起來的,朕命你督辦海軍,國庫裡大把大把的銀子給你購艦造船,朕一點兒都不心疼,可要是把這些精力和錢花在這些事上面,就辜負朕的心意了。”關緒清親手把李鴻章攙扶起來,語重心長的說。
“臣知罪。”李鴻章額角上滲出細密的汗珠,眼睛不敢抬起來。
“海軍方面還有什麼困難,你只管說來。”這是關緒清最關心的問題。
李鴻章擦擦額角的汗,神情才稍微舒緩下來:“其他的事還好說,就是北洋水師的彈藥供應得不到保證,海軍的訓練也缺少專業人員指導。”
“北洋水師的彈藥供應朕早就想過了,你們可以在當地自行籌建彈藥工廠,專門保障北洋水師用度。關於訓練方面,可以多請一些洋人教員,特別是已經退役的海軍軍官最好,他們有實戰經驗,對於訓練的指導也會更專業一些。”
“喳。還有一件事,北洋水師戰艦和兵員都相當齊備,但是有才能的指揮將官還很少,臣想斗膽向皇上保舉一個人,讓他充實到北洋水師中,將來會大有助益的。”李鴻章偷偷看了皇上一眼,想觀察皇上的反應。
“說說看,這個人是誰?”關緒清也常常感到人才難得,李鴻章要保舉的人應該錯不了。
“此人名叫袁世凱。當初日本使劫持國王,此人力主現行作戰方案,親率一標人馬把韓王救到我大清營中,為皇上解除了後顧之憂啊。”李鴻章目光閃動,說到關鍵處激動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原來救出韓王的那個人就是他?不過歷史上的袁世凱確實是有勇有謀,只要他衷心為國,這樣的人倒是可以重用。“我聽說救出韓王的那個人叫袁項城,朕當初還專為此事表彰過他。”
“袁項城就是袁世凱,他祖籍河南項城,人們習慣了都這麼叫。”
“既然是少荃保舉的人一定有兩把刷子,把他叫過來,朕要當面訓話。”關緒清對這個人很感興趣,想親眼見見這個歷史上的竊國大盜。
不一會兒,李鴻章叫親衛帶來了一個年輕軍官,身材不高但很粗壯,長得濃眉大眼,眉宇間倒是英氣勃發,見了皇上便即磕頭請安道:“罪臣袁世凱,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起來這袁世凱還是個熱血青年。關緒清問道:“你曾為朝廷立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