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3 / 4)

小說:穿越清朝當皇帝 作者:匆匆

研究,想要向您請教一下,依您聽戲的經驗判斷,這汪老闆和譚老闆在唱功上誰比較佔勝場呢?

袁世凱眼珠一轉,知道對方在試探自己,笑道:“嗯,依我看,單從唱法來說,二者各有千秋。一個以雲遮月唱婉轉,一個以腦後音唱雄渾。不過這豔秋(汪桂芬堂號)剛恢復不久,氣息上還要略遜英秀(譚鑫培堂號)一籌……”

“別說了,快看,汪老闆出場了!”不等袁世凱說完,盧永祥就舉著大煙槍叫了起來。

戲臺,汪桂芬一聲《武家坡》的亮嗓叫板,“在營中失落了一匹馬……”立即博得了轟天價的彩聲,連一向不懂京劇的範學成都忍不住站起身喊起好來。汪桂芬的嗓音特點是“腦後音”,而且帶有“嘎音”,開口發聲非常響亮,唱完仍似有餘音嫋嫋。汪的嗓音譬如北京特產的一種脆棗,果肉特別結實,吃起來有脆又甜。嗓音高亢渾厚,善於運用丹田氣和腦後音,歌聲響遏行雲,發音吐字飽滿,韻味十足,極富立體感。僅是一句叫板就把臺下觀眾的心牢牢的抓住了。

袁世凱接著剛才的話對範學成說道:“汪桂芬與譚鑫培、孫菊仙並稱程門三傑,此三人中孫菊仙年齡最大,譚鑫培次之,汪桂芬最小。汪老闆的唱腔與其他人有別,貴在嗓音運用得法,不僅高低音都動聽,其中音尤佳,韻味之足如飲醇酒,有獨到之處,非譚、孫所能及。說到這兒,還有一段趣事……”

範學成早就聽說京城汪老闆是梨園大家,但聞名不如見面,今日一聽果然不同凡響,自然對汪老闆的事也就格外關注起來,於是問道:“什麼趣事?”

袁世凱淡淡一笑道:“當年程長庚如日中天之時,汪老闆還只不過是個跑龍套的小打,一次,程長庚演《天水關》,上臺之前突然病倒。前後臺觀眾都是衝著大老闆程長庚才來看戲的,出現這種情況,如有人出來,既是救場如救火,敢上臺的也說明他須有過人的膽識和水平才行。當時,程門三傑中就汪老闆在場,於是他決定從容上場,只一句‘代理山河掌絲綸,運籌帷幄’的叫板,就把臺下觀眾鎮住了,等到開口正式一唱,活脫脫就是大老闆程長庚的聲音。不用說觀眾甚為滿意,就是整個後臺也是人人稱奇。觀眾驚呼:真乃長庚第二也!”

“哦?有這麼厲害?看來我平日裡在軍中真是孤陋寡聞了。”範學成越聽越愛聽,對衛隊長嘀咕了幾句,衛隊長高喊一聲,“第九軍軍長範學成大人賞錢五千!”

五千?臺下頓時騷動起來,紛紛用驚奇的目光向雅間望來,範學成則得意洋洋的向大家招手致意。

汪桂芬一曲終了,觀眾不依不饒,愣是不讓他下場,無奈之下,又唱了一出《硃砂痣》,這才作罷下場。接下來則是春臺班和三慶班的徒弟們登臺亮相。觀眾們的聽戲的勁頭兒也就小了許多。

袁世凱瞅準時機向盧永祥使了個眼色,盧永祥對範學成笑道:“範軍長,現在臺上都是些過場戲,不如咱們就叨擾總督大人一番,向他討一杯水酒喝喝如何?”

範學成一遲楞,趕忙道:“好,好,兄弟對於聽戲是個門外漢,但在喝酒上還有些手段,呵呵……只是不知道總督大人是否願意?”

袁世凱笑道:“難得二位能賞光到我府裡來,我自然是要殷勤招待了,不瞞你們說,我府裡還藏著一罈杜康酒,多少年都不捨得拿出來喝,今日我就忍痛割愛,那這壇酒奉獻出來,讓兄弟們也品嚐品嚐。”

三個人離開戲園子,在管家劉仲及的指引下,一路向院子深處走去……

喬致庸帶著自己手下的一幫“文臣武士”在大海上漂泊了十幾天之後,終於踏上美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他深吸了一海風,憑藉著多年在商場上的打拼,嗅到了這裡那股濃重的金錢的味道。

在他身後跟著的是“在中堂”的幾位核心人員,共同輔佐喬致庸建立起了喬家的商業王國。

第一干將叫閻維藩,其識人和看事的眼光獨到,在投資方面往往能屢試不爽,成為喬致庸身邊最大的膀臂。閻原為平遙蔚長厚票號福州分莊經理,曾經與年輕武官恩壽交往密切,當恩壽為升遷需銀兩時,閻自行作主曾為恩壽墊支銀10萬兩。為此閻維藩被人告發,並受到總號斥責。後恩壽擢升漢口將軍,不幾年恩壽已歸還了所借蔚長厚之銀,併為票號開拓了業務。但閻維藩因曾經受到排擠和總號斥責喪失了對蔚長厚的感情,決計離開蔚長厚返鄉另謀他就。喬致庸知道閻維藩是個商界難得人才,便派其子備了八抬大轎、兩班人馬在閻維藩返鄉必經路口迎接。一班人馬在路口一連等了數日,終於見到閻維藩,喬致庸之子說明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