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小說:年小蝶外傳 作者:古詩樂

地朝四爺進言:“田、年兩位的意見各走極端,或揪住此事為矛頭要鬧個沸沸揚揚,或意圖偃旗息鼓,裝作不知。其實,我看依照目前並不明朗的局勢,我們倒是可以騎驢找馬,並不著急決定落棋。”

“哦?”胤禛看著胸有成竹的方不染,心情也跟著平和下來,忽然想到十三,歪著頭猜測遇到此事他可能的態度,稍稍跑神,就聽不染已經說道:“……誰都知道豪爾泰是太子的親信,得罪了他,就等於得罪了太子。因此,此事看來似乎是許多人畏懼揭露西北饑荒動亂,怕給朝廷面子抹黑的表相,實則卻都是在深深恐慌太子的權勢。得罪了太子,就等於自個兒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聰明的官員都是不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的。這才是事情的本質。”

一番詳盡切實的分析聽得四阿哥頻頻點頭,臉色漸漸明朗,抬頭示意著年、田二人坐在身邊左右位置上,自己卻步步走近正對著的方不染,顫抖著聲音,激動得問:“那依著出淤你看,我們又該如何處理此事呢?小……小燦英畢竟是我帶回來的,人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丈夫所言雖是對一個小娃娃,可也是承諾。我……我並不想叫他失望……”

方不染顯然沒想到胤禛心思竟然縝密到如此地步,連那個小男孩兒的感受都顧忌到了,心中不禁一熱,頓感所託非人,雙目盯著四爺臉色鄭重,脊背彎曲,恭敬地施了一個禮,喟然道:“四爺有如此愛民之心,真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我大清之福哇。”嘆畢,站直身,略一沉思,“四爺不必為此等瑣事費心,小燦英那邊我自會和他說去。倒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於……”眼皮抖動著盯著光潔可鑑的地磚,聲音低沉,“這實在乃當下不得已的權術謀生之道,雖不符合光明正道,可卻不失為明哲保身的妙法。”

胤禛聽得心癢,忙問細則,年輕的翰林學士倒是沉默了。呆呆地注視著四爺的臉,良久,忽然開口,“四爺,你我既然以知己朋友相待,我也不須和你兜圈子。可在我明說之前,還請求你回答我一個問題。”

四阿哥點頭同意。

順著窗縫兒,可以窺見外邊的天又陰沉下來,濃鉛似地雲密佈了整個天空,一片雪花也看不見了。只是刺骨的風一陣陣打著旋兒撲騰著朝人臉捲來。潮溼的空氣浸透在花園每個角落,接著尋到窗縫邊,一骨碌地鑽進了被爐火映照的異常溫暖的屋內,將黏糊糊的氣味傳遞了進來。

方不染眼角盯著吱呀作響的窗角,一手摁住被風吹亂的鬢角,盯住胤禛。“依著四爺的本意,是如何打算處理此事的?”目光注視著四阿哥來回滾動的喉結,耳畔傳來他的回答——

“什麼本意,不過是按法辦事,依律處理罷了。殺人者償命,犯法者受刑,這不是《大清律例》中明擺著的道理麼?”

“四爺!”方不染長膝跪倒,心甘情願地拜服磕頭,從這一刻起真正對這個驕傲又沉穩的皇子心悅誠服。為的就是他那份難得的秉公之心。或許很多人會不以為然,覺得四阿哥的回答再尋常不過,可是在不染看來,卻好像一個一直在黑暗山洞裡潛行的路人被巨大的火炬瞬間照亮的感覺一般,心頭亮堂堂的,整個人也如同新生一般,活了過來。自古帝王多無情。聖明惶惶如唐太宗,也有喋血弒殺兄弟的玄武門之變;傑出英才如宋太祖,也有欺凌孤兒寡母的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追溯更古,開創皇帝尊稱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更是焚書坑儒,痴迷丹藥妄求不老之術,禁錮思想;漢武帝老年時善惡不分,殘殺遭誣衊構陷的太子近至千人。此秦王漢武,唐宗宋祖還都是被人傳誦至今的千古明帝,那些昏庸潰亂的皇帝就更不用說了。所有的這些人,凡所處事,都是秉承一個觀念:牢牢掌握手中的皇權。只要誰妄圖分擔了他的權力,他就罰誰,責誰,殺誰。一個個帝皇好像一個個怪胎,連續不斷的呈現在方不染眼前。在掌控權力法器的同時,他們才會並不吝嗇地朝黎民蒼生灑下福祉的楊枝甘露,才會在饑荒災疫的名不聊生的年頭滴落兩顆飽含傷心的淚珠。

他這種思想也曾向外公方苞透露過,那時,老人就笑他未免將帝王過於理想化了。並認為他所認為集合了體恤百姓,依國法處事的君王只是一個夢幻式的人物,不可能在現實中存在。

方不染此刻胸口起伏,數萬新鮮的血液在體內翻滾沸騰,如果可能,他真想立刻拉出外公,讓其親耳聽到四爺方才說的話。找到了,他找到他心中的王,不是麼?

再度張開口,他的聲音依舊未能平靜:“當下適宜分作兩步打算。其一,檢視朝廷內外所有官員奏摺,唉,四爺莫急,這點事,恐怕難不住如今交友廣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