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后便想著這事等皇帝身子好轉之後再作打算也不是不可,反正萬貞兒被關進天牢裡了,也逃脫不了了。
萬貞兒被帶下去後,周太后還是氣得王曉雲都能聽到她那喘氣聲,王曉雲此時腦中想念的便是躺在裡間的皇帝,就算皇帝這樣是因她而起,但不代表王曉雲便不會把皇帝放在心上了。
“母后,兒媳想進去看看皇上。”王曉雲帶著些焦急開口。
周太后嘆了口氣,她看得出王曉雲是真心為皇帝擔憂的,不然也不會不顧自己身子,在坐著月子時候便在這種冷天下跑來慈寧宮……對著這樣關心自己兒子的女人,周太后更加多了幾份疼惜,準備點頭允了王曉雲的時候也不忘叮囑:“你這還坐著月子呢,御醫也說皇帝過個幾日便能大好,你進去呆會便回坤寧宮去吧。”
王曉雲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在這慈寧宮呆多久,而且她雖是擔心皇帝,但也還是很理性地知道有御醫在,她呆在這也是幫不上什麼忙的,便打算點頭回周太后的話。
只是她還沒開口,裡間便走出個宮女,對著周太后行禮道:“太后娘娘,皇上醒來了。”頓了頓,那宮女壓低了臉,聲音中還帶著絲微顫,道:“只是……”
☆、第57章+第58章
原本聽著皇帝醒來;這婆媳二人都很是開心;只是這宮女後邊那句“只是”又讓她們無比焦急;周太后怒斥:“只是什麼?”
又未等那宮女回話;就跨著大步往裡走;甩下一句:“算了;哀家親自去看看。”
王曉雲自然跟著一同進去;才剛進去,就見著那御醫正在給皇帝這看看那看看;而皇帝已經張開了眼,模樣卻無比的虛弱。
“皇帝這是怎麼了?啊?”周太后探頭看去;焦急地問著。
那御醫立刻跪下,回道:“回太后娘娘的話,皇上剛剛發熱,微臣以為是前幾日受了點風寒的問題,可剛剛微臣細細檢視了皇上的身子,卻發現皇上已經起了人痘。”
周太后和王曉雲大驚,御醫又捲起了皇帝的袖子,上面確實已經有了幾顆痘子,周太后見著,就要向後倒去,王曉雲就站在她身旁,儘管此時腦中已經空空的,但出於條件反射,趕忙伸手接住她,周太后頓了頓,終於是恢復了點神智。
站起後,立即就對那御醫道:“哀家不管別的,無論如何你都要把皇帝治好,如若不然,你也別想活了!”
那御醫已經滿頭大汗,卻不得不跪著點頭,同時也怕這天花感染了周太后和王曉雲,到時候只會給他增大工作量,便勸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這裡邊交給微臣,你們先去休息吧?”
已經醒來的皇帝也在床上虛弱地開口:“母后,您帶著皇后先出去吧。”
周太后見自己兒子這麼說,不禁掉下了幾滴眼淚,但也知道這天花是個傳染極快的病,點了點頭,正要帶頭往外走,王曉雲就開口了:“母后,兒媳願意留在這照顧皇上。”
此時的王曉雲很後悔,也很自責,儘管知道起這天花會有大概十天左右的潛伏期,應該與自己無關,但她卻不得不想:或許皇帝原本沒這麼嚴重的,又或許萬貞兒的那碗湯會加重皇帝的病情。
周太后聽後,立即就搖頭,“你這還沒出月子呢,怎麼能在這照顧皇上?”
儘管周太后沒疼愛王曉雲多深,但到底是自己兒媳,王曉雲也是這大明朝的皇后,皇帝出事了,皇后若再出事,那這大明天下必定會大亂。
皇帝也在床上虛弱地搖頭,只是他還沒說話,王曉雲就又開口了:“母后,兒媳小時候是穿過痘衣的,不會被傳染,您就讓兒媳在這伺候吧,其他人總沒臣妾細心的。”
王曉雲並沒說謊,穿越過來之後,還是在江南家裡,她有次發現自己手臂上有個類似痘疤的傷痕,與孃親閒聊時候才知道這身體在小時候穿過痘衣防天花的。
後來王曉雲也瞭解了點,在這時代,儘管天花依然是個人人談之色變、且易致命的傳染病,卻已不是無藥可醫了,甚至還有了些防禦的辦法,其中一樣便是穿天花患者的衣服,叫“痘衣法”,另一種便是種痘,也是用天花患者身上的毒素研磨,用小刀拭在受種者的面板之下,這都稱作為人痘接種術。
但到底沒有先進的科學實驗以及很好的衛生條件,這種防止天花的方式還是有風險的,王曉雲便是如此,在穿過那痘衣後,有了輕微的天花症狀,但沒真正患者那麼嚴重,沒幾日便算是過去了,手上那痘印便是那時留下。
便是因為有這種風險,所以很多大戶人家的人都不願意去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