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3 / 4)

沒碰過,也沒你說的那麼了不起,就連你,不也和宋軍打過仗?這一回就算,宋國不出兵,我們也不會就此收手的。”

尚波千的目中露出不敢置信的驚駭之色:“楊浩他……竟有膽量圖

謀中原?”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不過這和你尚波千大人,卻已全不相干了,”巴薩笑嘻嘻地道:“你還是好好操心一下自己的後事吧”

天亮了,楊浩臨時駐蹕的行宮前駛來一乘車轎,車轎在大隊人馬的護送下抵達行宮,儀門大開,侍衛們刀出鞘,箭上弦,行宮百丈之內,戒備森嚴,百姓們只能遠遠地看著,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楊浩與楊繼業率一眾心腹臣子親自候於儀門,那車轎停下,轎簾兒掀開,從車中走出一個身穿圓領窄袖長袍,頭戴公子巾的少年,眉清目秀,眸若點漆。

楊浩上前,欣然笑道:“岐王殿下,終於到了”

第126章 上智為間

趙光義身邊的內侍近臣弄了輛驢車載了趙光義落荒而逃,為了避免暴露身份,黃羅傘蓋、一應儀仗就皆拋在原地,耶律休哥讓人抬著殺到趙光義的中軍大營,卻見趙匡胤已不見蹤影,這時宋軍中軍大營已無人指揮排程,各路兵馬失去統領,各自為戰,頓時陷入混亂當中,有的拼命殺出重圍向北走,試圖與幽州城下的宋軍匯合,有的向南走,有的不分東南西北,只見哪個方向敵軍稀少,先衝出去再說。

遼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擴大戰果,也只能儘可能地對各路宋軍進行追殺。幽州城下的宋軍得知聖上遇伏生死不明,三軍將士各奔東西,不由得大驚失色。幾員主將匆匆計議一番,倩知這種情況下已不可能繼續攻城,一個不慎就會被遼軍反包圍,全殲於幽州城下,當即決定立即退兵,一路向南撤,同時尋找聖上下落。

此時,幽州城內的守軍業已得知訊息,立即揮軍出城,與城外援軍裡應外合,宋軍大敗,數十萬大軍落花流水一般瀉去,速度較之當權勢若破竹地一路北進不遑多讓。

趙光義躊躇滿志而來,一朝失手,便掐入了全面潰敗的慘況,苦心經營的聲望令譽,就此毀於一旦。

安次城郊高坡上,眺望遠處那支旗幟鮮明的隊伍,見其退軍頗有章法,竟然很難施予突襲,重傷未愈的耶律休哥在馬車上不由吃驚地坐了起來,問道:“這是哪一路人馬,速速報來。”

剛剛追擊失敗,損兵折將而歸的遼國大將劉震慚顏道:“大將軍,這一路人馬是宋軍李繼隆部,

“李繼隆,李繼隆……”

耶律休哥重複了兩遍,輕喜巨點又道:“敗而不潰,實在難得。”

耶律休哥自然明白,陷入這樣的大敗之中,士卒驚慌失措,一旦踏上逃亡路,最難的不是將領們是否還能保持清醒,而是他們已無力約束敗兵,能保持這樣嚴整的軍容,在退卻當中使敵無機可趁,不僅需要他在戰場上能保持絕對的冷靜,而且他平時號令三軍的威望、指揮排程的能力也必須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得到士卒的絕對擁戴,在此關鍵時刻才能擁有這樣的效果,這樣的對手,絕不易戰。

耶律休哥略一思忖,便道:“此背水一戰之士,與之決戰,損失必重,宋軍北來之卒逾三≮萬,如今正紛紛逃回宋境,可棄此路兵馬,多造殺傷,傳令,各路追兵向固安方向靠攏,截殺其他宋國兵馬。”

耶律休哥話音剛落,又有人來報:“報,大將軍,宋軍羅克敵部退至固安小清河,突然返向殺來,衛王廷嗣急急追趕,正逢半渡,以致大敗,衛王中箭,已急急抬赴固安城救治,如今生死不明。

“羅克格嘿嘿,眼前有個李繼隆,固安又有個羅克敵,宋軍之中不乏名將呀,若不是趙光義自詡高明,喜歡親自指揮作戰,恐怕我們未必會有高梁河大捷呢。”

耶律休哥沉吟片S·1,吩咐道:“宋國悍然撕毀條約,入侵我大遼,今逢大敗,太后必有旨意,會令我等興兵南下,命令各部兵馬,勿與羅克敵、李繼隆部糾纏,儘量殺傷宋軍,為我南侵創造機會。”

耶律休哥只恨自己如今身負重傷,行動不便,不能與羅李二人較量番,他崖L下正在急急追趕的各路兵馬無論是治軍行謀,較之這兩人顯然是差了一籌,讓他們非去啃這兩塊硬骨頭,不如避開他們,予宋軍以重創,再驍勇了得的將領,也得有兵可用才行,這三十萬宋軍都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多吃掉一塊,必然給下一部行動創造很大的機會。

眼下正在追殺宋軍,耶律休哥已開始著手考慮下一步行動了,眼前這個李繼隆,還有固安那個羅克敵,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