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李華庭部,與此同時,他還將這個重要情報派人向剛剛收攏了散佈在宋國邊境各州縣的兵馬,正追在楊浩主力後面急急北返的蕭乾和韓匡嗣部進行了通報。
李華庭、劉廷讓、童羽三路兵馬與蕭撻凜一場血戰,雙方各有死傷,總算護住了那些攻城器械毫髮無傷,蕭梭凜怎肯甘休,一路陰魂不散,講纏不休,雙方且戰且進,一直到了第二天下牛,正在左進行軍的宋國田重進部聞訊也趕來增援,宋軍聲勢大盛。
蕭撻凜部眼看不支,正欲飲恨下令撤軍,蕭乾和韓匡嗣的人馬從天而降,終於及時趕到了。這一來遼軍頓時精神大振,雙方再度變成了勢均力敵的情形,這一場大戰從下午戰到黃昏,從黃昏又挑燈夜戰直到深夜,廝殺正酣的時候,潘美接到信使的傳告,率軍折返回來增援了。
因為遼軍的一次劫糧,引得宋國老將劉廷讓銜恨急追,意外繳獲這批攻城器械,遼軍各位北撤將領聞訊又自以為反應迅速,可以搶在桌軍大部隊回攏拱衛之前將其銷燬,結果這些趙二叔建造的攻城器械成了茫茫黑夜中的一支大火炬”把一隻只飛蛾都引了來。
雙方戰至天明”開始有意識地收攏兵馬,一馬平川的大地上,黑壓壓的兩路大軍對峙著,一俟看清了眼下的情形,雙方主將俱是一驚。
大批的攻城器械在宋軍手中,他們需要衛護這些東西,以防遭到遼軍破壞,因此步卒拱衛於內,而騎兵環衛於外,總兵力難以估測,僅看其騎兵,當有六萬餘人,而遼軍因為奔襲而來,所以前都是騎兵,蕭撻凜、蕭幹、韓匡嗣三路兵馬共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