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3 / 4)

小說:寧為卿 作者:千頃寒

低頭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實話實說。”

皇帝擺了擺手:“行了,你的性子朕還能不清楚。朕要是真跟你計較,你有幾十個腦袋也不夠掉的。”

侯祺鈞笑著說了句皇上仁慈,皇帝卻微微皺著眉說:“經愛卿這麼一提醒,這刑部尚書之位倒是不好給俞潤林了,可朕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好的人選……愛卿可覺得當朝有誰能夠勝任這刑部尚書之位?”

侯祺鈞站起身恭敬地道:“李大人年事已高,刑部這幾年都是由刑部侍郎打理著,倒也沒出什麼紕漏,上頭還有嚴大人監管,相信一時半會也不會出大問題……皇上心中既無合適人選,何不觀察一陣子再定奪?”

皇帝讓侯祺鈞坐了下來,臉上帶著微笑:“愛卿說得倒也沒錯,與其急著選個不合適的尚書,倒不如先擱置著……說起來再過半年就要科舉了,也不知道這屆學子資歷如何?若是能出現個像愛卿這般聰明能幹的,朕就十分欣慰了。”

侯祺鈞恭敬稱皇上過獎了,不一會兒內侍就來報十三皇子和十七皇子過來了,侯祺鈞連忙起身跟皇帝告退。

皇帝卻擺手讓他坐了下來,“估摸著是讓朕檢查功課的,愛卿學問好,你幫朕看看這兩個孩子這些天學得如何。”

侯祺鈞只能恭敬地退到一旁站著。

兩位皇子給皇帝行了禮,又朝一旁的侯祺鈞拱了拱手,皇上就問起他們的學問來:“四書五經可全學了?”兩位皇子都點頭稱學過了。

皇帝就問他們:“那你們跟朕說說這君民之道當如何?”

十三皇子首先站了出來,他今年十五歲,穿著金黃色蟒袍,帶著朝冠,上頭綴著紅寶石、東珠,面容剛毅,與皇上頗為相似,上前答話時,腰桿挺得很直,顯得成竹在胸。

“太宗曾說,君之道,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俸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左傳》亦有云,國將興,聽於民,國將亡,聽於神。兒臣亦以為如是。”

說得中規中矩,不顯山水……皇帝點了點頭,又問一旁的十七皇子,“十七以為呢?”

十七皇子年方十二,長得清秀乾淨,是眾多皇子中年齡最小的,學識見聞自是比不得年長的十三皇子,此刻就顯得有些緊張,小手揪著袖管,低著頭,細聲細氣地說:“兒臣贊同十三哥的看法……但,但兒臣以為,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為君者也當取信於民。”

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那你們來跟朕說說,為君者當何以治下?”

這回十三皇子卻沒急著上前,而是退到一旁等十七皇子先答,十七皇子抬起頭看了皇帝一眼,得了他的應允,才鼓起勇氣上前,“荀夫子有云,彼持國者,必不可以獨也,然則強固榮辱在於取相矣。身能相能,如是者王。兒臣,兒臣以為,父皇應親賢遠佞……”

皇帝笑了笑,讓十三皇子回話。

十三皇子回話的時候,卻意味深長地看了邊上的侯祺鈞一眼,才悠悠道:“上無威,下生亂。威成於禮,恃以刑,失之縱。私勿與人,謀必闢。幸非一人,專固害!”

此話一出,皇帝臉色卻有些不好,眸光落在十三皇子身上,看了好一會兒,才擺了擺手,道:“都下去吧。”

兩人恭敬地退了出去,等他們身影一消失,皇帝就喊了內侍進來,“教導十三皇子的人是誰?傳旨讓他明日不必來了。”

內侍見皇上神色不好,臉上說不出的惶恐,恭恭敬敬地應了聲是,就顫顫巍巍地退了出去。

“看看,看看,這都是誰教出來的,真是荒唐之致!”

重刑罰,輕人命,這話是一個皇子能說的嗎?原本以為十三學識秉性都是眾多皇子中最好的,卻沒想到會說出這樣荒唐的話來,當真讓他失望透了!

侯祺鈞連忙上前寬慰道:“十三皇子年紀尚幼,怕是誤聽了讒言也說不定。皇上也不必太過擔憂,往後好好引導他便是……以十三皇子的聰慧,相信很快就能改正過來的。”

皇帝卻是冷哼了一聲,“你跟他這般大的時候,已經是朕的左膀右臂了,他還這般不辨是非,連年幼的十七都比不上!朕原本還打算讓孔孟二位大人親自教導他的,如今看來,倒是沒有這個必要了!”

孔孟兩位大人是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因東宮閒置,皇上這才讓他們監管國子監,主持科舉事宜。皇上這麼說,是原有封十三皇子為太子的意思了……

這等關乎儲君的大事,侯祺鈞自是不敢妄言,笑著說:“一個人的秉性倒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斷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