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吳王府的別院那邊。結果聞到一股子血腥味,他麻起膽子跑進去一看,啊呀,滿地的屍體,太慘了……”
“都說那位元二爺養了一批亡命之徒,結果內中有幾個不想跟著他了,想問他要些錢財離開,可他不答應,那些人才下的殺手。不然為何其他人都大多都是被刀子砍中要害死的,唯獨元二爺耳朵被割去一隻,手腳各被砍去一隻,肯定是那些人逼問他錢財都藏在哪兒了。”
“不一定,元二爺這些年在京裡欺男霸女訛人店鋪錢財沒少作惡,得罪的人多了去了,也有可能是元二爺的仇家買通人做的。”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的惡人,死得好!”“噓,輕點,叫吳王府的人聽到了你就別想活命了!”
這樣的議論自然也傳到了吳王府,然後刑部給出的判斷也是元錦城自己所養的那些人殺了他之後潛逃,刑部承諾將盡全力將那些惡徒緝拿歸案。吳王表面上相信了刑部的結論,心裡卻認定這又是皇上派人乾的。
☆、第103章 陰影
吳王想,宮裡那對母子心腸真是陰毒,他們早就恨不得將自己一家滅了門,偏偏要裝模作樣擺出一副對自家很是恩寵的噁心樣子來博取好名聲,引得宗室裡那幫不明真相的老傢伙對他母子讚不絕口。
坐在龍椅上的那人先是害死了自己唯一的嫡子,然後這次又害死了自己的次子。刑部那幫草包說錦城是被自己身邊那幫人殺死的,我呸,騙三歲小孩子呢?二十多人且都是身手不錯的,那七八個人就能殺死他們?這樣大的手筆,這樣狠辣的手段,除了宮裡那位,放眼京裡還有誰做得到?
那對母子這是逼著自己提早動手呢?你們不讓我活,那就大家拼個魚死網破!吳王將自己關在書房一整日,到了晚上終於叫人傳膳,然後喊了兩個師爺進去商量大事。
吳王次子元錦城極其手下二十多人被人殺死在自家別院,這事情絕對是這幾日京都人們議論的頭等大事,以至於慈心寺在靜音師太講經那幾日不見了包括靜音師太的一個弟子在內的幾個尼姑都沒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明氏卻被這訊息嚇得膽戰心驚,她幾乎可以肯定元錦城也好那幾個尼姑也罷,都是陸家人弄死的。這是多麼可怕的人家啊,元錦城做了這麼周密的部署,他家卻輕而易舉就察覺了,還反過來弄死了元錦城。此時的明氏極其後悔那日為了引誘方采蘩上鉤而露面了。自己在那時那地出現,以陸家的精明,肯定能猜到自己躲在吳王府。
想到陸家人做事的那種不管不顧,明氏意識到自己躲在吳王府已然很不安全,要想活命得離開吳王府甚至離開京城。眼下對她來說最要緊的是保住性命,命都沒有了還拿什麼報復方家人。
只是陸方兩家人既然知道自己躲在吳王府,又豈能不在暗中監視,自己在這時候離開不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嗎?然而留在吳王府也是等死。況且元錦城死了,想透過元錦雲這個蠢貨實現報復方家人的目標,實在是太過遙遠。興許她還沒等到那一天,自己就先被陸家人弄死了。
離開吳王府離開京城才是上策;只是怎麼才能避開方陸兩家可能的監視呢?明氏開始挖空心思地想法子。然後還真的給她想到了一個不聲不響離開吳王府,順利離京的好辦法。
元錦城已然下葬了,吳王府也沒見有什麼動靜,想來該是認同了刑部的結論,陸方兩家總算鬆了一口氣。陸驥和方采蘩小兩口晚膳後,手拉著手去園子裡漫步消食,不免又說起這事。
陸驥道:“吳王府的平靜不過是表面上的,吳王肯定會這麼認為:既然當年皇上能除掉他那大兒子,今日就有可能除掉他第二個兒子。所以吳王悲憤之下,極有可能會提前謀逆。若真這樣,也不枉咱們精心策劃的一番心思。”
方采蘩道:“那咱們這些日子是不是要小心警惕,尤其是晚上,讓巡夜的警醒著些。”陸驥道:“這倒不必,咱們這裡離皇宮遠,也沒有什麼緊要的衙門。”
方采蘩白了丈夫一眼:“誰說我是擔心這個,我是怕到時候城裡一亂,那些不法之徒會趁亂衝進府裡來搶掠。”
陸驥好笑道:“若是真的亂起來,文官們的府邸有可能被搶,咱們家卻是不用擔心的。你們家跟我們家比鄰而居,兩家又是親家,也不會有那不長眼的歹人敢來的,娘子就放心好了。”
是啊,陸家可是武將之家,陸驥又威名赫赫,歹人哪敢來惹自家。方采蘩這麼一想,自己也笑了起來。
“夫君你說吳王有可能提前謀逆,皇上應該會想到吧。”“那還用說。這事娘子就別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