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本本土各個軍港,將部隊從日本拆卸的各種工業裝置以及技術圖紙儘快運回國內…。。
再一次認真看了一遍電報內容以後。主席的臉上。馬上就被濃濃的笑容給籠罩。對著面前的總司令,直接開口問道。
“老總,你怎麼看?”
“一句話,我完全贊同劉華,左權兩位同志對目前局勢以及遠征軍下一步發展方向的分析…。。我遠征軍必須要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前,將已經到手的利益,也就是日本本土所有有價值的工業裝置全部搬回國內。不然,一旦讓美國政府緩過勁來,日本本土僅剩下的這些財富,就有可能要一分為二了…。”
“至於最後劉華同志打算給美國政府的禮物。說一句難聽的話,如果真的實現,在今後百年之內,日本政府將會被我中華民族永遠踩在腳下…。國內勞動力因為戰爭而大量流失。再加上日本國內緊缺的糧食,僅憑恢復人口這一項,日本政府就需要好幾十年的時間。”
“至於日本本土工業的發展,憑藉劉華同志的手段和眼光,我相信,兩個月以後,整個日本本土就會變得一清二白。不但沒有任何重工業裝置,就連最起碼的技術儲備也會徹底丟失。在這種情況下發展重工業,無異於難於登天…。”
“加上恢復國內緊缺勞動力所需要的時間。日本政府要讓整個國家恢復到眼前狀況,至少需要五十年時間。而經過五十年的時間。我們中華民族又會發展到哪一個地步呢?所以,一旦劉華同志的目標全部達到,只要我們的國家永遠保持可持續發展。百年以內,日本將會永遠被我們踩在腳下。”總司令肯定的回答道。
總司令分析的同時,主席則是一臉含笑,不住的點頭。很明顯,總司令的話,說到了主席的心頭。
話音剛剛落下,主席就一臉興奮的開口道。
“老總,現在看來。劉華同志又提前一步想到我們前面去了…。”
互相對視一眼以後,主席對著面前的葉劍英開口問道。
“劍英,整個國內能夠抽調的遠洋運輸艦,包括貨輪一起,一共還剩下多少噸位?”
“一共兩個批次。於上海軍港繳獲日本一批萬噸級運輸艦,美國政府支援的一批運輸艦。出去劉總司令帶走的十艘。國內一共還剩下十二艘…。”葉劍英回答道。
“很好…你下去安排一下,這12艘運輸艦,包括國內一些可以遠航的貨輪一起,必須要在兩天以內由海軍艦隊護航,向日本本土前進,統歸遠征軍進行指揮…。”主席一臉威嚴的命令道。
“是,主席…。”總參謀長葉劍英肯定的回答道。
來自於國內的運輸船還沒有出發,位於日本本土的各種拆遷行動,已經如火如荼的進展開來。
位於長崎市內的一座飛機制造廠內,看著大量中**隊如同決堤洪水,快速湧進飛機生產車間。在部分指揮員的指揮下,就如同一個個技工,開始拆卸車間生產裝置的時候。數十名原飛機制造廠的高階工程師,瞬間就不顧一切的用身體擋在大家面前。
“八嘎,你們不能拆這些裝置…。這是我大日本帝國空軍發展的必需裝置,無論如何都不能被拆走…。”清楚這些先進生產裝置對日本重要性的幾十個工程師,直接開口阻止道。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面對這些日本高階工程師的阻止,出來勸解的不是中國士兵,而是剛剛晉升上來,而且還是日本最底層民眾出身的原起義軍一名軍官…。
在這些起義軍軍官的眼裡,他們不懂得什麼國家發展。他們之所以發動起義的原因,說起來非常簡單,那就是讓自己有一口飯吃。而伴隨著國內大量勞動力的損失,糧食一年一年的減產,整個國家的糧食,已經不足以保證全體國民的食用。
而就在這時,中國遠征軍在要求日本政府賠償戰爭損失的同時,直接提出可以用裝置換取糧食的建議。
有了糧食,自己,包括自己的親人就可以活下去,這個訊息剛剛放出,就得到了大多數日本普通民眾的同意。再加上日本目前完全聽命於中國遠征軍的內閣,一份用國內各種工業裝置換取糧食的命令,就從內閣第一時間傳遍整個日本本土。
一名肩扛大佐軍銜的原起義軍軍官,直接走了過來,對著眼前衣服義正言辭的高階技工,一臉冷笑的開口問道:“這些裝置可以當飯吃嗎?”
“不能…。但是,這是我們航空工業發展的未來…。沒有這些裝置,我們的航空工業將會因此而停滯不前…。”工程師一臉不屈的反問道。
不過,非常的遺憾,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