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理論指導手冊,回去後對全軍軍官進行一次培訓,他決定把軍校的好東西多學一點帶回去。
在軍校東南角,有一溜平房,裡面不時傳出喊叫和什麼東西的撞擊聲。彭先雲好奇,便信步走過去。只見門前木牌上寫著,魯式擒拿、格鬥訓練教學館。彭先雲猜測,這一定是岳父的得意之作,把武術融進軍校教學之中。
彭先雲走進訓練館,發現裡面的訓練場地很大,共分兩個區。一邊是徒手格鬥,一邊是使用兵器格鬥。吼叫聲是從徒手格鬥這邊發出的,撞擊聲是從兵器格鬥那邊發出的。學員們捉對廝殺、各不相讓,彷彿真像面對戰場上的敵人。兵器那邊有棍棒、刀槍,甚至還有上刺刀的步槍。彭先雲看了一會暗暗較好,這些招數沒有華麗的架勢,非常實用,尤其是在戰場上爆發短兵相接戰鬥,經過這種訓練必將大大提升個人的搏鬥本領,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隨後幾天,彭先雲在軍校內觀摩、學習,他甚至到格鬥訓練館親自體驗。每天晚上他都和岳父切磋、探討,恨不得把全部好東西都學去。魯川雄自然瞭解他的心情,安慰他說:“一支正規化的部隊建設,需要大量基層軍官的努力,才能成型。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尤其是你們部隊的成分非常複雜,儘管我們提供了一些軍校畢業的軍官,但是遠遠不夠。因此你不能著急,只能慢慢來。”
彭先雲說:“所以我才要抓緊時間多學一些東西,回去後對現有軍官進行再培訓,我想肯定會收到效果的。”魯川雄說:“如果你需要材料,無論哪方面,我都會毫無保留提供給你。”
彭先雲的五原之行,堅定了走正規化建軍的道路。尤其是在後勤保障和補給這一塊,他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深刻的認識了它的重要性。戰爭打的是後勤,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在彭先雲的腦海裡深深紮根。
第二百四十二章 苦難
魯月、彭先雲及魯丹依依不捨辭別父親和繼母,從五原啟程前往綏遠,去看望兄長魯大虎。在五原啟程時,彭先雲換上了一身少將軍服,恢復了軍人的本來面目,他已經無須再隱瞞身份。臨行前魯川雄把自己心愛的配槍——一把小巧玲瓏的勃朗寧手槍送給了愛胥。
另外魯川雄還在軍校弟子中,挑選了兩名身手不錯的學員,擔任護衛並把他們安全的送到老家。岳父的美意,彭先雲無法推辭只好接受。魯月也鳥槍換炮,把自己打扮成一名闊夫人,為此她刻意打扮了一番,生平頭一次穿上了一件貂皮大衣,因為他們在五原出發時,已經是九月下旬。
塞北的天氣說冷就冷,寒潮大舉南下氣溫漸漸的下降,草原上的青草開始發黃,一片秋風掃落葉的景象。列車到達包頭車站,魯月和魯丹在此分別,姊妹即將分別之時,雙雙站在站臺上抱頭痛哭,這一別不知什麼時候再能見面。其實姊妹倆這一別誰也沒有想到是永訣,日後魯月在中條山阻擊戰中壯烈犧牲。
魯月、彭先雲及兩名護衛,在包頭換乘戰馬直奔綏遠而去。兩日後到達綏遠,遺憾的是魯月很不巧沒有見著大哥,魯大虎被穆亞平招到太原研究軍情。還好魯月見到了未曾謀面的嫂子杜雅芬及四歲的小侄子。杜雅芬見到小姑子來訪,自然萬分高興、盛情款待。夫妻二人在綏遠盤桓了幾日,魯大虎沒有回來,夫妻二人等不及,便再次啟程。
夫妻二人經烏蘭察布掉頭南下,到達張家口進入吉鴻昌的防區。他們在張家口小住了兩日,期間彭先雲拜訪了吉鴻昌,倆人談的很投機,但是彼此並不知道各自的身份。然後他們繼續南下,經保定到達博野,再往前走就是彭先雲的家鄉——位於浡沱河畔的明宮店村。隨著家鄉的臨近,彭先雲思鄉之情越加濃厚,渴望見到親人的慾望越加強烈,他離開家鄉已經有十二年了,父母都安在嗎?弟、妹還好嗎?他們生活的怎麼樣?一絲強烈的牽掛湧上心頭。
彭先雲的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家中有幾畝薄地生活勉強過得去。父母盼子成龍,勒緊褲腰帶、含幸如苦供他上學,指望他改變全家的命運。那成想彭先雲中學還沒有畢業便參加革命、離家出走了,這一去便沒有音信,從此和家裡失去聯絡。此時彭先雲是帶著負罪感、歉疚的心裡回家,他準備接受父母的責罰。
路上行人見一位國軍軍官騎著戰馬快速賓士,嚇得紛紛讓路。但是一位騎在戰馬上、衣著光鮮的闊太太,卻引起路人的好奇和窺視,並竊竊私語,魯月的身份必然引起猜疑。遠遠望見家鄉那座小村莊,村莊邊上那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清晰而又朦朧,穆然之間,彭先雲的心情更加急迫。此時,曠野上莊家早已經收割完畢,顯得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