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2 / 4)

小說:京華風雲 作者:幽雨

隨之而來人口迅速膨脹,由最初的幾千人,迅速發轉到上萬人,此時的汶萊港已經成為加里曼島北部的重要海港城市。目前這裡依然被英國人統治,因此這裡還居住著少量的歐美居民。

還好下船檢查並不嚴格,一行人下船站在碼頭上,望著這座景色秀麗的水城,大家興致勃勃四處觀望。“快看那!這裡有那麼多清真寺教堂,原來這裡的人信奉伊斯蘭教,”不知那位夫人發出讚歎,女眷們紛紛議論起來。

董勝說:“不是說南洋的人都信奉佛教嗎?怎麼這裡遍地都是清真寺,媽的想吃豬肉恐怕都買不到?”馬全笑說:“這不是你該操心的問題,你管他信奉什麼那和你有什麼關係。你想想看英國人吃豬肉,你還怕吃不到豬肉?咱們趕緊走吧!先把你的人安頓好,把家眷安頓好,抓緊時間辦正事。”隨後一行人呼呼啦啦向市區走去。

他們的穿衣打扮明顯是富有階層那一類,一溜黃包車載著他們,形成獨特的景觀,同時也吸引了沿途百姓的關注。坦率說盡管汶萊有大量的華人,但是他們幾乎都是大陸南方各省來的移民,他們的膚色黑紅、身材廋小,與大陸北方來的人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冷眼一看就能判斷出他們是大陸北方來的。

馬全和董勝在客棧安置完家屬,便和董勝及兩名隊員馬不停蹄的在當地一家車行,租賃了一輛小轎車,直奔東南方向的米里。米里距離汶萊市大約有20公里,按照區域劃分實際上已經進入馬來西亞的地盤。但是汶萊也好、馬來西亞也好、印度尼西亞也好,在這個時代還處於英國人的統治之下,並沒有傳統的分界線。

轎車到達米里天已經黑了,他們在米里住了一晚,次日一大早經過詢問便直奔陳氏橡膠園。一條小河彎彎曲曲的流淌,在河的右岸出現了大片人工栽培的橡膠樹。轎車沿著沙土公路前行,兩邊的橡膠樹一排排向身後掠去,樹林中不時有人影在活動。

很快轎車停在幾棟有明顯南洋建築特點的房屋前,房屋外觀很整潔、實用,談不上奢華但是也能反應出主人富有成都,這座橡膠園在當地屬於中等水平。突然而來的轎車自然引起了房屋主人的注意,此時從房子裡陸續出來了幾十口人。

馬全下車,見一群男男女女圍攏上來便高聲問道:“請問!那位是陳祖德先生?”少頃,為首一位年齡大約50多歲、身材不高、身體微微發胖膚色黑紅的人說:“在下就是,聽口音各位是大陸來的,不知各位找陳某有何公幹?”

馬全聞聽大喜,忙上前說:“陳老伯,久仰了。鄙人是令侄陳亦文的朋友,受人之託專程來拜訪老伯,唐突打擾請老伯海涵。”說完馬全把陳亦文寫的家信奉上。陳祖德詫異的看完信後,臉上露出了笑容說:“既然是亦文的朋友,快進屋吧!你們遠涉重洋辛苦了。”

進屋後,馬全做了自我介紹。陳祖德問:“亦文這孩子,回國前也沒有回家商量一下,只是寫了一封信,一直沒有音信,家裡人都急壞了,請問我侄兒現在在何處高就?”馬全答:“陳老伯,令侄目前在山西政府做事,已經是一名高階官員,你們就放心吧!”

說話間飄進來一位身穿白色連衣裙、一頭披肩發的漂亮姑娘,姑娘身形還沒有站定便嚷嚷道:“爹!聽說表哥來信了,快讓我看看!”說完姑娘從父親手裡拿過信便旁若無人看了起來。陳祖德歉意說:“實在抱歉,這是小女紫雲,剛從美國回來,這孩子被我慣壞了,不懂規矩請大家不要介意。”

紫雲姑娘看完信,便大大方方的和馬全等見禮,並揚言要去大陸找他表哥。熱鬧了一陣,陳祖德又介紹了自己的夫人、兒子等家人。交談中,馬全趁機要求陳祖德幫忙,說要儘快在汶萊港註冊一家貿易公司,陳祖德二話沒說滿口答應。

既然是侄兒的朋友,又是遠道而來的客人,陳祖德聞聽馬全的隨行人員都帶著家眷,便不由分說要求馬全把人員全部接到橡膠園來,陳祖德的盛情難以推卻,馬全考慮再三隻好答應。也許是無意之舉,日後這座橡膠園成為了馬全地下別動隊的大本營。

次日,隊員們和家屬全部來到陳氏橡膠園,這麼多年輕的夫人,確實給陳家帶來了不一樣的氣息,陳家老小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關鍵是清一色的新婚夫婦,身邊沒有一個孩子,讓他們無法猜出這群人是到底來幹什麼的。

很快在陳祖德幫助下,籌建貿易公司的工作緊鑼密鼓的展開。這期間,懂勝以做買賣為名,把隊員派往南洋各地,一是為了熟悉地形,二是為了踩點制定“洗劫”計劃。一群不速之客將在南洋抒寫一段傳奇故事。

第二百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