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最才子 作者:插翅難飛

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可望江樓下卻點起了兩排燈籠,將一片竹林照得光影斑斕。

林知府的酒宴已經設下,最近氣候非常好,江邊風雖大,卻顯得涼爽。

從下午開始,知府家的奴僕們便開始忙乎起來,一層層從青神購來的竹蓆鋪在地下,上面編織著蝙蝠、蘭花、鯉魚等吉祥的圖案,看起來精美無比。

可與掛在兩便充當帷幕的蜀繡帛絹比起來,還是差了些。

那些薄得幾乎透明的絹帛在溫暖的何風中上下翻飛,上面繡的蝴蝶和蜜蜂彷彿活過來,在燈光中迴旋起舞,變換著不同的顏色。

即便是見多識廣,與會的書生們還是被眼前的景物驚得目瞪口呆。

連如流水價般送來的雅魚、竹蛹和月熊掌這樣的精美食物也忘記受用。

富貴,這才是真正的富貴氣象啊!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更何況是成都這種僅此於兩京和淮揚的膏腴之地。林知府望族出身,從小立志讀書仕進。可惜運氣不好,功名止步於舉人,無奈之下只得走門路做了官。

靠著朝中一個親近的大老提攜,宦途倒也順利,如今竟然做得大府的知府。可惜此人有些喜歡錢,在成都為官一任,很是發了些財,日常用度也極盡奢靡之為能事。

今日來參加這個宴會的人數不多,只四五十人,可都是有功名的青年才俊。就這個宴會的豪華程度,卻比唐家詩會要強上三分。

宴會尚未正式開始,可成都府的名士們都已三三兩兩地坐在竹蓆上飲酒暢談,燈影飄渺中,盡顯雅緻。

在望江樓的二樓上,吳倫正一臉討好地陪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書生說話:“稚欽兄這次從京城過來省親,一路車舟勞頓,想必辛苦。不過,我們蜀中別的沒有,就出得不少美酒。譬如劍南的燒春和城中的水井坊。素聞兄臺好酒,吳論特意送來兩壇,不成敬意。”

“呵呵,明卿有心了。”那個十七八歲的年輕書生一臉傲氣地微微頷首。此人正是成都知府的從弟林廷陳,字稚欽。他生得唇紅齒白,身著一件秀才功名的讕衫,同吳論站在一起,二人都是一派風雅俊秀。

林廷陳又道:“蜀地的酒我是很喜歡的,就是一路走來皆是窮山惡水,甚是難行。好不容易到了成都吧,卻也沒甚出奇之處。別人都說成都是錦官城,我還以為遍地都是錦繡,哼。”

說著話,他輕蔑冷笑:“望江樓應該是成都風景最美之地吧,我看也就這樣。”

他話中極力貶低成都,旁邊的幾個奴僕都是本地人,皆面露不忿之色。

吳論卻道:“稚欽兄說得是,這成都也就一普通的大城而已。錦官城一說並非指此處遍地錦,而是說這裡是蜀錦的集散地。說起風景來,這望江樓還有一樁奇處。”

他指了指下面的那片竹林道:“那些竹子甚是奇異,別處的竹子都是圓形,而這裡的竹子都是方形的。”

“也沒什麼了不起。”

“那是,那是。”吳論討好地隨聲附和,奴僕們聽到了,心中更是不快,看向吳論的目光中盡是鄙夷。

林廷陳在話中將四川大大地貶低了半天,才故作鬱悶地說:“還有半年就是秋闈,我正在老家備考,卻被我家兄長一封信招來成都,說是在成都勾留片刻又得去京城。千里迢迢,道路艱辛,多此一舉嘛。”

林廷陳和林太守的老家在貴州,這一路走來,還真把他給折騰苦了。

吳論是何等乖覺的一個人,知道林廷陳話中有話,立即假意裝出一副好奇的樣子,問:“稚欽兄本是貴州人,馬上就是秋闈,你怎麼反要去京城,若是耽擱了前程可如何是好?”

林廷陳立即裝出一副神秘的樣子對吳論低語道:“是這個道理,不瞞明卿,我已經將戶籍轉去了京城。京城乃是藏龍臥虎之地,競爭激烈。若是在貴州,今年秋闈自然是輕而易舉。可去了京城,事情就難說了。”

“啊,轉籍去了京城,這又是為什麼?小弟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別人轉籍都是轉去偏遠地區,怎麼兄臺反要去京師那等繁華之地湊熱鬧?不過,轉籍去京城的事甚難,也不知道你是如何辦到的。”吳論心中有些吃驚,心中也是一陣迷糊,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

原來,明朝的鄉試各省的錄取名額都有限額,對偏遠省份也有優惠。相反,對江浙那種文化繁榮的地方卻諸多限制。否則,以江浙那等人文會萃之地,若不限制名額,一年考他幾千個舉人出來,別的省只有乾瞪眼的份。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