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院轉上一圈,然後就溜西苑去同皇帝說說話。搞搞封建迷信活動。反正翰林院學士的主要任務是觀政。增加為政經驗,熬資歷。熬上幾年,或許就會派到部院去做官。
等到有實權以後,只怕就沒有這樣的清閒了。因此。他索性放快心懷,整日風花雪月。過得倒也滋潤。
卻不想皇帝卻派了這麼一個差使給自己,可憐吳節對軍事一竅不通,讓他來督促胡宗憲用兵。簡直就是開玩笑。
胡宗憲什麼人。人家在江南帶了這麼多年兵。無論人脈、勢力,還是軍事經驗,都不是自己這個二把刀能比的。
吳節憑什麼去督促人家,再說,黨同伐異,嚴黨的人會賣吳某人的帳嗎?
這不。羅龍文也來了。因為他堂弟被水聲殺害一事,羅龍文已經和吳節徹底翻臉。如此一來,此事情就更難辦了。
對於水生的血案,吳節倒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首先,羅龍文不可能帶人到自己這裡來抓人。吳節好歹也是欽差,代表的是皇權的威嚴。
羅龍文就算要報仇,也只能走正常的法律途徑。如此,這個官司就有得打。如今,朝廷中有好幾派勢力同嚴黨不對付,有的人會跳出來為水生主持所謂的正義。這就是明朝政治的特別,和正義邪惡無關,只問陣營歸屬。
不過,要想督促胡宗憲法儘快用兵,事情只怕沒這麼容易。人家厘金收得好好的,軍隊裡的人也都發了大財,誰肯沒事找事,去同倭寇拼命?
吳節在屋中想了一夜,直想得頭疼也沒想出個好辦法。
心中嘆息一聲,只能寄希望於胡宗憲能夠秉正一顆對國家對民族負責的公心,儘快驅除倭寇。
這事若不辦好,我吳節還有什麼臉回北京,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這算是吳節穿越到明朝之後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麻煩了。
對胡宗憲的人品和道德,吳節還是有信心的,至少在歷史記載中,這人的口碑不錯。
胡宗憲本來長期住在南京的,可等吳節一到,他就去了杭州。顯然是在有意迴避者什麼,也好,胡大人不肯見我,我親自去找他。
去杭州倒也簡單,坐船從南京順長江而下,然後轉倒京杭大運河,也就兩日的光景。
貢院王屋安排的官船在第二日上午出發,吳節在南京轉了一圈,斬獲甚豐收,行李比起來的時候增加了十倍,收拾起來卻也要花些工夫。
等隨從將行李送去船上,回來請吳節去碼頭的時候,卻見門口都是穿梭往來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