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也是面面相覷。
對朱希忠這人,吳節是聞名已久了。
此人是靖難時的功臣朱能之後,繼承了朱能的成國公爵位,在以前都是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人。再此之前,朝中的大臣甚至沒聽說過有這麼個人物。明朝有爵位的功臣之後實在太多了,無論是北京還是南京,隨便喊一聲,就能找出成千上萬過祖上曾經闊過的。
明朝的勳貴分別居住在北京和南京兩地。南京乃是開國功臣的後代的居所,而北京則多是靖難功臣的後人。
再加上皇族子弟,寄生在大明身上不事生產的寄生蟲起碼有十萬之巨。這些人能力低劣不說,偏偏還拿很高的薪水。到崇禎年間,這隻公務員隊伍更是膨脹到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如同清朝的八旗子弟一樣,直接將大明朝給吃垮了。
所以,文官們一提起勳貴子弟和皇族都沒有什麼好感。
不過這個朱能是個例外。此人十六歲時就中了武舉,從錦衣衛小旗做起,塌實肯幹,到如今已經頂替去世的陸炳做到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可見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朱希忠性格沉穩,喜怒不形於色,站在風雪中,一張黑臉看不出任何表情。
更奇怪的是,這人的眸子好象沒有焦距,看起來灰白麻木,根本就沒看人似的,你就不知道的目光究竟落到什麼地方。
聽他這一聲喊,錦衣衛就將整個碼頭控制下來。
吳節、胡宗憲、兵部的幾個官員都聚在棚子這邊,自然引起了錦衣衛的注意。
朱希忠帶著一群手下大步走過去,喝道:“什麼人?”
幾個兵部的官員忙上前說明自己的身份。
朱希忠面無表情地喝道:“你們幾個兵部的怎麼跑這裡來,可是來接你們部堂。獻媚討好的?”
幾個兵部的官員大怒。喝道:“朱大人,我等可是領了內閣之命,過來辦兵權交接手續的。怎麼說上獻媚討好了?”
朱希忠點點頭,也不在搭理。
連老三忙走上去,將吳節的官照遞過去:“我家老爺乃是翰林院吳節。從浙江回京城繳旨。”
聽到吳節名字,朱希忠將頭轉過來,目光依舊麻木:“你是吳節吳大人?”
吳節拱了拱手:“正是,見過成國公。”
這人的官職和爵位都高過吳節,自然要行下屬之禮。
不過,吳節乃是儲相,皇帝的親信,任何人都會給他一點面子。即便是內閣諸閣臣見了他,也會客氣的一回禮。
但是今天卻是奇怪。朱希忠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