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考官面上帶著激動:“如今,吳士貞自從與嚴世藩比試之後,儼然已是一代詩宗。試帖詩雖然嚴格的格式,卻難不倒吳節。申時行和其他考生同吳節比試試帖詩,基本是有敗無勝。而吳節的詩句一出,在一萬多人當中,自然是鶴立雞群,想不被人發現也難。”
說完,他徑直走上去,翻開三份卷子的最後一頁,將三首試帖詩一一指給李春芳看:“大總裁,這三份卷子中拿一首詩最好,最好的一份自然就是吳節的了。”
李春芳當下定睛看去,由第三名的卷子依次看上去。
第三和第二份卷子的試帖詩說句實在話,都很一般,格式平仄都對,句子也通暢優美,卻沒有什麼特色,讀了之後,也不會有太大印象。這樣的詩句,在一眾考生的卷子中也不甚出色,不過是老生常談的東西。
之所以被選進前三,主要是前面四篇八股文寫得實在出色。
兩份卷子後面都有同考官房師的判語,判語中對這兩首詩做出了中肯的評價,肯定了優點,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李春芳看完這兩份卷子,隨意提起筆在上面各寫了一句評價。如此,這兩份卷子算是被他這個大總裁點了貢生。
等看到第一張卷子的時候,考官的判語非常好:“首藝運用經典,頗有機趣。次三一律簡練,詩穩。”
大約是那房師覺得這麼判還不盡興,提了一行,接著讚道:“抒情超之筆,運周密之思。”
這樣的評價在歷屆會試中可不多見,李春芳吃了一驚,立即留神去看那首試帖詩。
這一看就看入了味,忍不住輕聲念道:“遠望疑無路,蒼茫盡是山。補齊雲藹藹,缺少石斑斑。乍觸巖腰起,徐從谷口還……蓬萊如可到,翹首出塵寰。好,好詩!”
“不,不算是詩,嚴格說起來,試帖詩也是制藝中的一種。偏偏這詩不但有八股文的嚴謹。也有詩詞的韻味,大善!”
聽到李春芳的誇獎,眾人考官都微笑起來。
就有人說道:“大總裁,此卷必定是吳士貞的手筆,也只有這種一代詩宗才能作出這樣的東西來。吳士貞的八股文風格變化多端,一時間倒也找不出來。可他所寫的詩詞就算可以壓制,有心收斂,也是藏都藏不住。且點他得第一名會元好了。一旦他將來在殿試再拿個狀元。大小三元都齊全了,也是我等主考官的榮耀!”
此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