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公自知時日無多,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陛下,他想在臨走之前再見萬歲一面。”
吳節立即明白過來,陸炳和嘉靖是穿開襠褲長大的發小,感情深厚。在嘉靖登基稱帝之後,又在他身邊隨侍三十來年。拋開君臣關係不談,應該說,嘉靖是陸炳唯一的朋友。
在死前,想同朋友說上幾句話。告個別,也是人之常情。
難道,陸炳託李時珍,想透過自己給皇帝帶話?
果然,正如吳節所猜測的那樣,李時珍道:“陸公知道士貞你是天子身邊的人,讓我給你帶一句話,無論以前陸家有任何不對的地方。還請吳節看在陸暢與他的情分上,能不能讓他在臨死前見一次聖上?”
吳節也嘆息一聲:“既然東壁先生這麼說了。吳節又如何敢推脫。盡力而為吧。只是,陸公要去面聖。卻有許多難處,其中還需要做些運籌。”
按照明朝的制度,大臣們一旦染病在身,就不能上朝,更別說去見皇帝了。古代的醫療手段落後,很多病都不知道具體的發病原理,自然無從防治防治。為穩妥起見,四品以上,有資格上朝和麵見皇帝的大臣一旦得病,就只能在家隔離,等到病好之後,經太醫院的太醫檢查同意之後,才能回朝當值班。
否則你若得的是惡疾,偏偏要硬撐著去上朝,豈不將大家都給傳染了。
像陸炳這種病得快要斷氣,癱瘓在床,身上有有潰瘍的病人,要見皇帝,根本就沒有可能。但李時珍的面子吳節卻不能不給,只能說盡力而為,給皇帝帶一句口信,至於皇帝見不見陸炳卻不是吳節應該關心的了。
李時珍面上露出一絲笑容:“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吳節:“東壁大約也知道,宮中自有規矩,以陸公目前的情形肯定是進不了宮的,只能讓陛下親自來陸府一趟。但此事做起來卻甚難,吳節已經有半個多月面去西苑見陛下了……”
李時珍:“此事確實有些為難士貞,還是我先前說的那句話。死生有命,我們做醫生的職責並不全是救命,而是讓病人過得更有滋味,死得更加體面。在我的眼中,無論他陸炳是錦衣衛指揮使也好,街邊的乞丐也好,臨死之前,務必要讓他走得安詳。”
吳節默然無語:“也罷,我等下就去見陛下。”
不管怎麼說,他還是為李時珍偉大的人格所折服了。
說完話,吳節一拱手,就要告辭而去。
李時珍卻一把拉住他的手,笑道:“士貞別忙,此事也不用太著急,還有一事要同你說。”
吳節:“東壁先生還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我有一事倒要請教於你。”李時珍笑眯眯地看著吳節,道:“你不是假託我的名字弄了一套導引術,獻於裕王妃,用於矯正胎位嗎?如今,王妃使了這套法門,竟然將逆胎矯正過來,並順利誕下龍孫。老夫替你擔了這個虛名,受之有愧。既然這套導引術如此神奇,今日有恰好見著了你,怎麼著也得將你這套功夫學到手才甘心。”
正如李時珍所說,大明朝進入嘉靖四十年後就迎來了一樁大喜事。李妃娘娘生了,是個男孩,這讓子嗣艱難的皇室鬆了一口大氣。
當時,嘉靖正與景王一道,同皇族成員在宮中團年。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年也不過了,徑直扔下景往,擺了御駕趕去王府見自己的孫子。
據小道訊息說。嘉靖一見到這個孩子就哈哈的笑,連說了三聲:好皇孫。
並賜名朱翊鈞,這就是未來的萬曆皇帝。
這吳節也是聽人說過的,當年晚上,皇宮裡放了許多炮仗,鬧到半夜。
他心中也是暗自得意,知道自己算是讓裕王府欠了自己一個大人情。
“據老夫所知道,民間每年產婦千千萬萬。十個孕婦中竟有一人因為難產而撒手人寰。若能將你這套法門學會,並讓老朽的那些徒子徒傳播開去,卻是一件積陰德的好事。”
聽李時珍這麼說,吳節正色道:“既然東壁先生這麼說了,吳節怎敢推辭?”
在以前,受了多年的現代教育。吳節本是個無神論者,對於什麼陰德、功德一說本不以為然。不過,自己連穿越這種事情都能遇到,無神論的信仰也自然土崩瓦解了。
至於宗教信仰,吳節對道家和佛家那一套也不太感冒。若真要有信仰,他寧可信仰儒家。
如果能夠將這套體操傳播開去,卻也符合儒家悲天憫人的胸懷。
說完話,吳節就拉開了架勢,將那幾式體操從頭到尾給李時珍演示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