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3 / 4)

小說:最才子 作者:插翅難飛

詞比詩更適合在宴會上演唱,看來,她背後的做詞人是早有準備的,卻不知道那詞究竟做得如何,不要違誤了臺上這二人的一手好洞簫和胡琴才好。

正在這個時候,彩雲抱著琵琶走了出來,坐在當中空著的那張凳子上。手在弦子上輕輕一劃,在滾珠一樣連綿不絕的音樂聲中,輕啟檀口。唱道:“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彩雲的歌喉比起半年前在成都時多了一絲渾厚。技巧上更加成熟,這一句一氣唱來,轉圜圓融,竟聽不出她在什麼地方換氣。聲音比起以前,雖然厚實了許多,卻多了一分磁性之美。

頓時,就有士子和官員們紛紛點頭,暗中拿彩雲與湘月的聲音做起了比較。

老實說,彩雲所唱的曲子詞的開頭這一句並沒有任何出奇之處,也就是一個鋪墊,描寫晚秋雨後的黃昏景色。

果然,第二句也沒有什麼獨特之處:“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秋天的知了叫得淒涼而又悲切,面對著長亭臨近的暮色,一場暴雨剛剛停歇。都門外設帳飲我們無心飲酒,留戀難捨之際蘭舟催促出發。

若不是因為音樂實在不錯,彩雲的嗓子也很好聽,大家早就散去了。

不過,這詞的開篇寫得不太出色,卻是肯定的。

換誰來寫,也未必不能比作者寫得更好。

就有人剛要面帶不屑,可心中卻是一動。這兩句雖然是普通的白描,可卻將黃昏雨後的景物已經詞中故事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清楚,舉重若輕,卻不是一般人能輕易寫好的。

頓時抽了一口冷氣,感覺到其中的厲害之處。

文學創作,不管是寫詩寫詞,還是作文,說到底有兩種作法。一是加法,儘量將事情從頭到尾,事無鉅細交代得清楚,讓人不產生歧意。這樣寫,雖然妥當,卻少了韻味。

另外一種就是減法,竭力將可有可無,與主題無關的內容刪除,大片留白,給人遐想和思索的空間。

這樣做的好處是,餘韻悠長,文字中帶著一股神氣和靈動。

但這種大巧不工的手法,普通人寫得出來嗎?

就連吳節身邊的李妃也是低頭微一思索,立即就變了臉色。

說是遲,那時快,這也不過是眾人心中一閃而過的念頭。

彩雲接著將這一首詞唱了下去:“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手牽著手互相凝視淚眼相望,竟喉嚨哽咽說不出任何話語。想這一次離別千里浩淼煙波,暮雲昏暗瀰漫南天無邊遼闊。

是的,吳節所抄襲的這首詞就是宋朝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鈴》,詞中以種種淒涼、冷落的秋天景色襯托和渲染離青別緒,畫出一副秋江離別圖。“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一句,以白描手法將情人分別時的不捨,相對無言刻畫入微,語句雖然簡單,卻從此交疊著循序漸進,一步步將聽眾帶進那中氛圍之中。

每一首經典的詩詞都是活的,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只要你沉進去了,再不可能逃脫它的征服。

實際上,所有的詞都分為上下兩片。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這也是這首《雨霖鈴》的上闋並不那麼驚豔的緣故,可仔細一想,卻愕然發現,那片秋江雨後男女分別的景物就那麼活生生地出現在自己眼前,讓人手心微涼,心中酸楚。

剛才嚴世藩的詩雖然寫得好,可卻沒有這麼強烈的畫面感。

同樣寫離愁,但就畫面描寫上,已是高下立判。

第二百七十章名動

且不說在座諸人已經將心神深深地沉浸在這上半闋《雨霖鈴》的意境之中,就連吳節的心神也為彩雲的歌聲吸引住了。

他從小學起就開始讀唐詩宋詞,讀大學的時候學的又是中文專業,對柳永這首詞可說是倒背如流,早就審美疲勞了。

可身處在明朝的這一方時空,想起自己與唐小姐的生離死別,又看著燈光中不斷飄落的雪花,突然間,就那麼地深入進去了。

彩雲還在幽咽地唱著,接下來是這首詞的下半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這下,就連李妃身邊的桂圓也聽懂了,忍不住低呼一聲:“好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被她驚醒,吳節轉頭看去,李妃的眼神中有異彩閃爍,旋即又化成一點淚光。

至於其他人,也都小聲地叫起來。

見場面有些轟動,歸老頭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