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的丫頭,笑容溫婉:“妹妹回來了,快進來坐,太太唸了這半日了。”
鄭明珠見過這個婦人,這是鄭明珠同胞兄長鄭明玉的嫡妻,她的嫂子鄭林氏。
林氏出身不算頂高,是已致仕的林閣老的嫡長孫女,文官不同勳貴,沒有爵位,在位時風光無限,一旦退下來就差了許多。
林家雖也是大族,但林閣老卻不是嫡支,且他的兒子比起林閣老來卻是不如,如今還沒有一個任三品以上大員,是以林閣老致仕後,林家就退了一射之地,韜光養晦起來。
只不過東寧林家,到底是大族,書香清貴,名聲卻是極好。
當年安國公府給鄭明玉說親,自是極為慎重,今上本想讓鄭明玉娶郡主,卻讓國公爺給婉辭了,轉而挑了林氏。
多少人都難以理解,若無意外,安國公府世子穩穩便是鄭明玉的,他本就是元配嫡子,舅舅是親王,生來又聰穎上進,國公爺極為看重,十歲起就帶在外書房親自教養。
且鄭明玉容貌酷肖乃父,生的高大英挺,容貌雖不是十分英俊,但勝在行動間英氣勃勃,那種極致的男兒氣概,竟是世間難得一見。
是以鄭明玉名聲在外,在帝都也是排的上名號的貴胄公子,實在是極好的女婿人選。
認真說來,林氏女便是高嫁了。
鄭明珠也就大概知道這一點,她不知道原本和林氏的關係如何,只是揣測,林氏身為林閣老嫡長孫女,應是精心教養過的,婦德想必是好的,加上她是高嫁,在夫家自會小心翼翼,姑奶奶在孃家是嬌客,又是丈夫唯一的同胞妹子,應是籠絡的物件,等閒不會得罪。
鄭明珠性子懦弱,就算糊塗一點,要為難嫂子,只要不過於出格了,想來也不會有多大仇怨。
她也實在幹不出多出格的事情來。
她在心中苦笑了一下,面上已微笑起來:“勞動嫂子了。”
姑嫂攜手進了正房。
進門是兩間抱廈,一架牡丹花開紫檀大繡屏,繞過繡屏,兩邊一溜十二張紫檀木椅子,上頭一片熱鬧,坐著站著的許多穿金戴銀的鶯鶯燕燕。
見鄭明珠進來,上頭坐著的人只有三個依舊坐著,其他的都站了起來,鄭明珠一邊走一邊極快的掃了一眼,正中間的那個形容看起來尚不足三十的婦人便是鄭明珠的繼母朱氏,旁邊坐著的兩個年紀稍小一點的,她卻不認識,其中一個容貌與朱氏有幾分相似,鄭明珠想起翡翠說過,朱氏有個同胞妹妹,嫁入陽陵許家做了某一房庶子的正妻,因丈夫不爭氣,家裡婆婆又剋扣的厲害,常來鄭家打秋風,此時一瞥之下見她穿著打扮略見寒磣,心中便料定是她了,只是另外一個,實在想不出來。
另有站起來的幾個姑娘,看年齡打扮,應是自己的幾個妹妹們,朱氏進門後,生了一子兩女,另外還有三個姨娘生的庶妹。最小一個才兩歲,應不在這裡。
這時候容不得她多想,鄭明珠走上前去,剛要彎了膝蓋行禮,早被朱氏一把攥了手,拉了她在身邊坐下,笑道:“我的兒,跟我鬧什麼虛禮,快讓我瞧瞧,又瘦了些,只氣色倒好,這些日子,我真是天天懸著心,急的跟什麼似的,就怕你想不明白,和姑爺鬧起來,可怎麼得了。”
說著便垂淚。
這樣笑著就能立刻哭出來的水平,那真不是普通的厲害。
鄭明珠便也跟著垂淚:“太太……”
旁邊幾個站著的妹妹都低頭拭淚。
旁邊坐著的朱姨媽連忙笑道:“妹妹快別哭了,侄女兒剛好些,你這樣一哭,又叫侄女兒傷心不成?”
另外那個婦人也跟著勸:“是啊,外甥女還年輕,只是略病一病,如今養好了身子骨,今後有了嫡子,哪個賤婢就是生了長子又能如何?”
外甥女?
鄭明珠百忙中看了她一眼,見她穿著淺紫色領繡竹枝褙子,白色挑線裙子,頭上梳著圓髻,插著一根赤金累絲紅寶石蓮花釵,一對南珠攢花,極普通的婦人打扮。
念頭轉了轉,朱氏有兩個同胞弟弟,這必是她其中一個弟媳。否則,鄭明珠的正經舅母貴為王妃,身份何等貴重,哪有朱氏坐在正中的道理。
心中不由冷笑,這外甥女倒是叫的順口。
自己回一趟孃家,朱氏便把自己孃家妹妹,孃家弟媳都叫了來,這陣勢倒也少見,這樣想著,鄭明珠便看了一眼林氏。
林氏在下面站著,並不跟著哭,面上微微笑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摸樣。
鄭明珠便在心中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