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整個睢水上鋪滿了聯軍的屍體,密密麻麻的厚厚一層飄在水上。
劉邦在樊噲灌嬰的護衛下拼死殺出了重圍,搶到了渡橋渡過了睢水,卻又在合越被項羽尾隨而至的大軍死死咬住。仇人見外分外眼紅,灌嬰見到殺父仇人殺至便雙目赤紅,大吼一聲揮刀上前想要殺死項羽。項羽一心追殺劉邦無意於他糾纏,大戟如同閃電般刺向灌嬰,急攻下僅僅三招就將灌嬰刺落馬下,縱馬又直接追向劉邦的馬車。
樊噲見劉邦的馬車太過明顯,便慌亂的將劉邦的衣服扒下和另外一名身材相仿計程車卒換上,讓他冒充漢王由樊噲護送著逃亡北面。項羽見此果然上當,立刻縱馬領兵追趕上去,將這部漢軍死死咬住。
樊噲雖然勇猛無雙,可仍非項羽的敵手,才交手數回合心中便駭然,心想世上怎會有如此力大之人,居然自己都不是對手。心中恐懼便支架數招掉馬便逃,項羽一心盯著劉邦便也任他逃走。
待殺死那個冒充的假劉邦項羽才知道上當,怒極大吼一聲,立即帶著親衛掉頭朝西又追了過去。項羽親衛胯下皆是千里寶馬,速度遠非一般騎士能比,果然在劉邦的老家沛縣便又追上了倉皇東逃的劉邦殘部。
劉邦見項羽殺來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哪裡還敢抵抗,倉皇的爬上一輛不顯眼的馬車出城狂奔,將他城中來不及通告的老父、妻子以及三個子女悉數扔給了項羽。
正文一百六十八章楚漢對峙
彭城之戰一舉逆轉了楚國之前不利的頹勢,淮北楚地數日間又重新迴歸項羽治下。劉邦所率領規模空前的反楚聯軍一敗再敗,在楚軍的鐵騎追擊下倉皇逃竄,潰不成軍。
殷王司馬卬在亂軍中被踐踏而死,河南王申陽擒後被殺,殷國和河南國自此除名,不再復為諸侯國。韓王韓成則被項羽廢黜,改立他的親信鄭昌為韓王。魏軍因為是在聯軍營地的最後位子,魏王豹見勢不妙便第一個跑掉了,三日內狂奔千里逃回了大梁,在大梁又收攏了大半的殘兵以自保。
而趙相陳餘就沒這麼好運氣了,他的趙軍緊挨著漢軍的右翼,也是第一個被漢軍潰卒衝擊的諸侯軍。手下十萬趙軍頃刻間潰散大半,他本人也在亂軍中被出城反擊的季布殺死。
相比較而言成為項羽主要追擊目標的劉邦倒是出奇的好運,一路奇蹟般的逃過了項羽的追殺,倉皇逃到了滎陽收攏聯軍殘兵十萬,皆強行納於自己麾下用於固守滎陽。同時下令彭城北部的夏侯嬰大軍退守成皋,和滎陽互成掎角之勢共御楚軍。
彭城之戰,成為了項羽繼鉅鹿之戰後又一個輝煌的高點,楚國的頹勢瞬間就被項羽的天才戰術挽回。而與此相對的就是剛剛登上巔峰的劉邦轉眼又嚐到了失敗的惡果。
這是一場如同神話般不可思議的戰爭,項羽在面臨盟友背叛,孤立無援,自己又孤軍深入,後方失守,兩線作戰,兵力懸殊的種種危機下,卻大膽使用了戰略奇襲,僅用三萬騎兵就全殲劉邦五十六萬聯軍,獲得空前乃至絕後的巨大勝利。其戰略之大膽,謀略之深遠,部署之完美,兵力之懸殊,行軍之迅速利落,攻擊之準確老辣,戰術之巧妙有效,戰果之輝煌無敵,無不令人咋舌瞠目!
如果說論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彭城之戰或許比不上為秦帝國敲響喪鐘的鉅鹿之戰,但論取得的輝煌戰果,彭城之戰又在鉅鹿之上。項羽僅用三萬騎兵奔襲,就將反楚聯軍的五十六萬大軍徹底擊潰,因為踐踏落水死傷者不下二十萬,再加上死在楚軍刀下的十幾萬聯軍,劉邦這次可以說是輸的血本無歸。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波瀾壯闊的秦末七年戰爭,這是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亂世中孕育的豪傑猶如一顆顆劃破夜空的流星,青史留名為後世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和感慨,而韓信和項羽無疑是群星中最為璀璨最為光彩奪目的。他們很不幸的出生在了一個年代,註定成王敗寇;他們又很幸運的相逢在同一個時代,註定不再寂寞。
劉邦勢大之時,幾乎天下人都以為項羽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可彭城一戰主動權又重新回到了項羽的手中。不過在擊潰漢軍後,項羽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沒有對劉邦窮追猛打,反而分兵四處攻略失地。
項羽的自負則給劉邦帶來了寶貴的喘息機會,他一邊四處攔截潰兵,毫不客氣的將各國的潰兵收入漢軍營中,一邊讓後方的蕭何徵調新的援軍上前來營救。當姍姍而來的楚國大軍抵達滎陽時,劉邦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北方的魏豹和趙歇也深曉唇亡齒寒的道理,皆從國內全力征調大軍援助劉邦。
楚軍和漢軍對峙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