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2 / 4)

小說:天生韓信 作者:童舟

湊齊七千之數,忽然開啟東門殺向秦軍大營,想要趁秦軍不備一舉擊潰秦軍。

可惜張耳顯然弄錯了物件,對手不是倉促成軍的散兵遊勇,而是訓練有素的秦國騎兵,趙軍的突襲確實給秦軍帶了一陣慌亂,但很快就在號角聲中上馬集結好佇列,果斷的進行了反擊。

秦軍迅速的反擊顯然是張耳始料未及的,優勢在他手中僅僅保住了不到一刻鐘就徹底的喪失。當秦軍鐵騎結陣重來,燕軍做的任何防衛都成了突然,很快就在秦軍的一**衝擊下被碾成粉末。

在城頭的張耳看著心驚膽戰,他沒想到秦軍的戰力如此之強,自己的七千精兵連一回合都未撐住便全軍覆沒。這也讓他徹底斷了和韓信交戰的念頭,只想憑著薊城頑強死守。

韓信倒也不急,只是傳已經平定雁門和雲中的李左車帶軍來援,同時派人持著他的軍令趕往九原調集剩下的騎兵趕來援助。

辛劇的趕來到位韓信帶來了一個意外的訊息,他曾是張耳的密友,知道張耳少年時曾受過墨家一位大家的救命之恩,所以這位大家向來敬重有加,若是韓信能勸動這位大家的話,未必不能兵不血刃的解決燕地。

而這位大家正是燕人,就在廣陽郡內的曲營山上,為顯誠意,韓信親自去拜訪了這位墨家大家,持著鉅子令才將這位避世已久的單烏請了出來。

單烏見到韓信後便立即點頭答應了,他隨韓信來到秦軍大營,向韓信要了一有青驢,便悠然騎著慢悠悠的去薊城

城頭上的燕軍見一個老頭騎著驢慢悠悠的走來,便大聲的警告他停止靠近。單烏十分配合的停下驢子,說自己是張耳的故人,特來相訪。

得到守兵回報後,張耳驚喜交加,急忙匆匆的趕了出來。因為城門已經被堵死,於是趙軍扔下吊籃,將單烏吊了上來。

城內的燕王府,自從韓廣被張耳監禁起來後,張耳便理所當然的接收了燕地的一切事物。回到附中後,張耳極為客氣的單烏居上座,他自己則持師之禮,以跪禮拜之。

單烏年輕時曾經救過張耳性命,當時秦國到處通緝張耳,張耳逃亡燕地,被單烏收留。單武靠著他在廣陽多年的人脈收買了官差,讓他們拖著一個已經死的人去冒充張耳,張耳這才得以在趙地生存下來。

所以張耳發達後對這位恩人念念不忘,曾力邀他出山助自己卻被拒絕。後來只好每月送些錢糧上山,一次略表自己的感激之情。

只是單烏親自來找自己,倒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張耳一邊熱情的接待,一邊心中隱隱的猜到什麼。

果然,單烏單刀直入的說道;“今外有強兵,內無糧草,你打算怎麼辦。”

張耳神色黯淡,長長的嘆了口氣道:“如今這種局面,我還能做什麼,唯有死戰而死罷了。”

“迂腐。”單烏毫不留情面的說道。“你若戰死,不但害了跟著你的手下們,還害了一城的百姓。秦軍若是要攻城,薊城必然會失陷:,攻城之戰本就是死傷慘重,你自己死也就罷了,卻害了這麼多家長,

張耳聽出了單烏話中的意思,“難道老師你讓我投降秦狗,學著辛劇?這絕無可能,想我張耳畢生所願無非就是推翻秦國,如今秦國雖然得勢,怎麼可能讓我去投靠秦人。”

“你不投降又能怎麼樣?”單烏反唇相譏,面色沉了下去,“薊城並非堅城,而且殘牆斷壁,就算是我幫你守城,也最多隻能拖延一點時間而已,於事無補。”

“我觀韓信這人並非暴虐之主,你若投他他未必會心中猜忌而不敢用。你看李左車,還有辛劇,如此足矣看出此人的氣魄。”

二百一十三章燕趙歸心(二)

雖是三九之天,張耳的額頭卻密佈汗珠。面色繃緊,緊咬嘴唇,顯然張耳內心在做激烈的掙扎。

揮袖擦去汗珠,張耳有些不甘的說道;“可是老師,秦人辱我趙人甚深,先有長平,後有邯鄲,無一不是仇深似海。你我俱是趙人,若投靠秦人,豈不被天下人恥笑?”

“再者我雖落魄至此,可畢竟也曾是一方諸侯,如今又握有燕地之兵,號令燕地四郡,如果就這麼投降了韓信,我實在不甘心呀!學生以為韓信雖然得勢,可未必就是天下的真命之主,中原的項羽一日未敗,這天下的歸屬仍未塵埃落定。到不如我們再堅持堅持,如今趙歇雖敗,但南部勢力仍然為損,北部的韓廣學生也能想方設法讓他站到我們一邊,也許趙國還有有些生機,老師你以為呢?”

單烏並未直接回答,只是抬頭淡淡看了張耳一眼,“你並非不識時務之人,又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