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3 / 4)

小說:天生韓信 作者:童舟

十七章大風歌(二)

曹參原本是沛縣的椽獄,劉邦當時是亭長,為其下屬可他從未小看過劉邦,反而一直對他恭敬有加大概他也是受蕭何的影響,覺得劉邦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換句話說就是覺得劉邦一條潛龍,雖然窮困潦倒,但卻非池中之物

當年蕭何和曹參都已經是官吏之身,而劉邦不過是一介布衣,以他們的身份結交劉邦已屬不易,何況拋家棄子屹然跟隨劉邦起兵反秦要知道在秦國謀逆可是要誅滅九族的不赦之罪,那時候秦國實力仍然強大無比,而義軍的前途卻是飄渺不定

所以當初最早追隨自己起事的那批人中,劉邦心中最懷有感激之情的無疑是蕭何和曹參只是曹參性子冷淡,為人拘謹嚴肅,這也被一向不拘小節的劉邦不喜,再加上他一直甘於做蕭何的副手,光芒漸漸被蕭何所覆蓋,久而久之,曹參竟不顯名於各處

但這並不影響劉邦對他的信任,而且曹參不但擅長文事,同樣也武功赫赫劉邦剛剛起事的時候,勢力非常弱小,竟接連被秦國守軍所敗,一時狼狽不堪曹參則親自請纓,親率二千軍出偏師出其不意的偷襲胡陵、方與,攻打秦朝郡監的軍隊並且大破之這才讓劉邦形勢好轉,在淮北站住了陣腳,有資格成為懷王麾下的大將之一

論文曹參不及蕭何,論武他或許也比不上勇武過人的樊噲等人,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卻是能文能武而且曹參最大的特點就是處事四平八穩、滴水不漏,劉邦託付給他的事情他都能做到絲毫不差當初田橫的枉死,皆是處於曹參的一手所為,不但讓劉邦成功僭越了齊王之位,也堵住了齊人的悠悠眾口

可就是這麼一個不露鋒芒的能臣幹吏,如今卻也離開了劉邦

先是夏侯嬰,隨之樊噲,到現在的曹參,當年最水劉邦起事的五位心腹之臣,如今已經凋零了大半,只剩下蕭何和周勃二人

劉邦緊緊的捏住拳頭,臉色青筋爆出,面色十分可怖曹參的死不但讓他悲痛萬分,而且為重要的是,他心中恐懼的事情正在一步步實現

齊地若失,他劉邦就退無可退,死無葬身之地

蕭何看著劉邦有些落寞的背影,默然無語,眼中卻已經漸漸溼潤,曹叄不但是他的相處多年默契的同僚,也是他最為依仗的知己陳平卻先是驚愕,隨後低下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漢國背後失守,這對如今的僵持不下的局勢來說無疑是對劉邦的釜底抽薪原本是想堅壁清野拖垮秦軍的,可如今卻成了腹背受敵,在後方盡失的前提下,一切堅守都變的毫無意義了,只不過是困獸猶鬥而已

蕭何強壓下悲痛,上前一步沉聲道;“漢王,此時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你切不可太過悲傷,多少絕境我們都頑強的停了過來,如今雖然兇險,可也未必沒有轉機”

劉邦慘然一笑,笑容滿是苦澀,反問道:“轉機?能有什麼轉機,我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我早就說過,這韓信是我命中的剋星,如今看來果然如此,每次我風光無限的時候,總是他將我從高高在上狠狠的拉下我還能做什麼呢?還應該做什麼呢?”

蕭何看了一眼旁邊一直閉口不語的陳平,問道;“陳平,你向來擅長謀略,那如今之困局你可有何辦法破解?”

陳平苦笑,“相國大人高看我了,我哪能有什麼好主意若非要我說的話,恐怕是漢王也早已經想到的,無非就是全力平叛,以霹靂手段趁叛賊們立足未穩時將他們連根拔起,否則一旦氣候已成我們就大事休矣”

劉邦微微定神,想了想問道;“周勃需要守城,無暇分身,那隻能是讓周苛去了”

陳平點了點頭,又道;“還有,我們決不能讓叛賊們和秦軍連成一線,必須將他們隔離開來逐個擊破這也是我們唯一的翻盤的機會,若是再敗,縱使孫武在世也是無濟於事了”

“關鍵是在博陽”蕭何沉聲道,“只要守住了博陽,秦軍絕不可能置後路於不顧孤軍深入膠東”

劉邦微微點頭,臉色仍然有些白博陽是齊地大城,城高池深,又是周勃親自帶領五萬大軍駐守,想來不會有什麼閃失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這就讓王衛帶三萬人前去支援”

……。

再得知膠東、琅琊二郡的叛亂後,秦軍上下一片歡慶士氣大振的秦軍接連力攻克了幾座城池韓信親自領軍上陣,大軍直逼博陽

博陽是濟北郡的郡治所在,也是銜接齊國東西部的重要樞紐若不攻克博陽,秦軍就無法深入齊地腹地,否則一旦博陽守軍出城反擊,秦軍就很可能後路被斷,尾不能相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