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自個冷靜下來,她抬起頭,問道:“李莫廷就是同咱們家有婚約的人?”
李宛諾詫異的挑了下眉,戳了下李蜜兒額頭,說:“恩,李莫廷,李大學士的嫡出次孫兒,現在的禮部尚書李大人家的二公子。吏部尚書掌管官員升遷排程,這門親事兒我們丟不得,你若是這次沒活過來,祖父也會想辦法圓了這門親事兒,所以我才猜測你會莫名染病同府裡的兩位嬸嬸有關係。當然,那個小王氏怕也參與其中。”
李蜜兒渾身打了個冷顫,腦海裡一片混亂,悠悠的說:“那,那李莫廷喜歡我嗎?”
李宛諾一愣,不由的笑了,說:“喜歡呀,咱們家出事兒他曾藉故去過平西王府,表面是來同家裡的哥兒聚會,實則卻是來尋我,還傻傻給我他私下存的銀錢呢,想要轉交於你。因為實在再無可信任之人,他才會求助於我,可見心裡對你在意的很,從不曾因為鎮國公府的倒臺,有一點嫌棄之意。後來我陪著婆婆外出訪友,更是見過莫廷的母親李夫人,她同孃親交好,問我話時都紅了眼眶。她既對你我有憐憫之意,必不會輕易毀親,即便其中有變,怕也是李家男人們的決策,不過兒媳婦主要在婆婆面前盡孝就可以了,我才生怕這門好親事兒被人搶了去。”
李蜜兒點了下頭,心裡隱隱湧上感激的情緒,她大姐真是為她操心呀。兩個人又聊了些府上曾經的生活,聽的李蜜兒心曠神怡,為啥她沒早幾十年重生在鎮國公府呢?
接近年底,李宛諾還有賬本沒看完,所以率先回去了。李蜜兒望著姐姐離去時落寞的背影,身子不由自主的仰躺在床上,背部傳來了撞擊的疼痛。
古代的生活就這麼開始了嗎……
爸爸媽媽……不過是僅僅想想這四個字,李蜜兒就瞬間熱淚盈眶。她揉了揉眼睛,吹滅了燭火,默默的對著漆黑一片的空氣,喃喃自語:“天亮了……你們就忘了我吧。”
翌日清晨,李蜜兒起了個大早,她的身邊有一個丫鬟叫做水秀,是家裡的家生子。
據水秀說,老爺在新帝初登基的時候,就擔心國公府終有一日大廈傾倒,所以提前放走了一批老奴,留下點善念。後來抄家後,又被官府發賣了一些奴才,但凡外面有個親戚的都把自個買回去了。如今府上留下的人大多數是老弱病殘,或者實在沒有去路,不得已陪同李家發配的。
李蜜兒對軍戶的印象是不如民戶,不允許從事商業、手工業,甚至連科舉考試也不允許參加,只能給上級種地屯田,似乎還要交稅呢。
好在她從水秀那裡得知了個好訊息。
黎國的軍戶似乎比她所瞭解的要好一些,雖然也是世襲制,卻可以從事小買賣的事業,只是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而已。並且透過軍功,或者聖眷是有機會脫離軍戶改成民戶的。
李蜜兒暗想,府上三位老爺都是從小衣食無憂,養尊處優的主兒,自然是沒有機會立下軍功,只好鼓勵他們這一代的兄弟們參軍……不過這個可能性其實更低了。
李家未被逼到絕境,她不認為有哪位老爺捨得兒子去做武將。看來還是做生意賺錢,然後再給上面捐獻出去,透過其他手段獲得聖眷擺脫軍戶身份靠譜!
李蜜兒盤算著,好在還可以做生意!雖然商戶在古代同樣低賤,總比吃不上飯好一些吧。更何況他們家上輩子就是做生意的,她不會像家裡其他人對此心存偏見。
李宛諾發現李蜜兒張口閉口就是問家裡商鋪方面的事情,忍不住瞪了她一眼,敲打一番,道:“你將來是要做高官兒媳婦,但凡牽扯到商鋪的事兒,我都不打算讓你插手。”
李蜜兒咬著下唇,仔細看著大姐姐手中的冊子,原來他們家在縣城裡還有個酒樓,主要是二叔在經營相關事務。府裡分工簡單,涉商的都交給庶出的二老爺處理,畢竟李家曾經位居高位,始終認為經商是下賤人的活。
土地屯田勞務方面由三叔叔在負責,至於大老爺,作為曾經的世子爺,哪裡會親自幹什麼呢?
老太爺手裡攥著總賬,內宅的事兒早先由大房夫人管理,後來小七病了,王氏開始不停折騰,如今腰牌落入大姑娘李宛諾手中。李宛諾是和離婦人,做事情終歸比小姑娘設防的要少一些。
李蜜兒歪著頭盯著酒樓若有所思,電視劇裡酒樓都不是平層的,那麼會不會有樓梯呢?
作者有話要說:
☆、刺繡
李宛諾發現李蜜兒的目光總是落向酒樓的賬本,忍不住笑道:“莫不是嘴巴饞了,想要吃王大廚親手做的椰汁香芋煮水瓜?”
李蜜兒